耶稣说这话,是指他将以怎样的死,去光荣天主。
耶稣说这话,是指他将以怎样的死,去光荣天主。
当然我们不能死版地去套用利玛窦的模式,因为他当时的时代与当今时代不同了。但利玛窦的开放、探索的精神是非常值得研究和学习的。
老人家德高望重,甚至连他的死都那么感人,他无病无恙在99岁的时候领受了傅油圣事后用睡觉的方式离开了我们。
2015年,父亲查出脊柱血管瘤,压迫神经,医生说这种病人很痛苦,不能进食,不能言语,最后不是被病痛折磨死,而是被饿死。
绝大多数孩子的父母都死在了集中营。但是孩子们还有亲戚,分散在欧洲各地。伊蕾娜想方设法让他们和亲人团聚。
但好景不长,耶稣却要以非常惨烈的死而离开他们,他们忧闷恐惧。好在这种痛苦只有一天多时间,耶稣死后第三天复活了并显现给门徒们,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安慰,他们重新找到了依靠和安慰。
而正是这种爱,使走出去的教会永保年轻,其所有成员一起去宣扬基督的福音,我们深信“祂为众人死,使活着的人不再为自己生活,而是为替他们死而复活的那位生活”(格后五15)。
但是,当主耶稣放弃祂自己是“默西亚,天主子”时,祂就“已经死亡了”,就已经失去了降生的价值了,就已经失去了活着的意义了!第三,主耶稣接受苦难和死亡,是为了选择爱人。爱人,就是为了一个人最大的好处。
如果祈祷没有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便是徒劳无功;事实上,“信德也是这样:若没有行为,自身便是死的”(雅二17)。然而,没有祈祷的爱德行动,恐怕很快就会沦为耗尽自身的慈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