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这是四位圣史最关心的部分。在教会的信仰宣认中,耶稣的逾越奥迹确居主要地位。尼西亚信经中宣认为:“因圣神的德能生于童贞玛利亚,而成为人。他在般雀比拉多执政时,为我们被钉在十字架上,受难而被埋藏。”
这不就是心与心的呼唤与共识:重视文字福传,重视信仰,珍惜恩典,珍爱主恩?我们是幸运的,天主拣选了我,召叫了志同道合的我们大家相遇相聚!
他说,教会是至公的,因为基督履行的救恩使命是面对全人类的。这一普世性的远景在耶稣以人子的身份来到世界上的时候就显露出来。
最终借着圣子耶稣恩佑,“死而复活”,荣登天国,安享无穷福乐。
在当天的福音记述中,只有一个癞病人回来感谢耶稣,这项决定使他获得救恩。耶稣对他说:“你的信德救了你。”教宗解释道:“救恩不是喝一杯水来保持身体状态良好,而是走近水泉,即耶稣那里。
主恩浩荡,我却无以为报。其实生活犹如一张照片,可以在浅笑顾盼挥手离开之后什么也不留下,该盼望的是:我或生或死,总要叫基督在我身上受颂扬。
“(宗9:1—19)他以像征手法描述了他的悔改;1、他见了主(格前9:1)2、原来迫害教会者,现成为见证人、宣讲、福音者(迦1:1—11)3、天父把圣子启示给他,使他了解救恩的计划,叫他向外邦人宣布(斐
这不会带给我们救恩。 教宗解释说:为那些信赖自己和丧失名字的人来说,最终仍会有一扇希望之门。最终仍会有个机会。
教会有义务保持希望的灯火永不熄灭,使它清晰可见,如同救恩可靠的标记不断闪耀,光照全人类走上与天主仁慈的面容相遇的道路。
封闭的人死守法律条文,却不守法,因为法律是爱;他们总是拒绝希望,拒绝爱,拒绝救恩,只懂得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