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艾神父也一定秉承耶稣的谦卑温和、宽恕忍耐、助人为乐,过着简朴的生活,在生活中接济穷苦人,用他的聪明才智帮助当地人改变贫穷的面貌,使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教宗说,保护环境与对抗贫穷、阻止气候变化相辅相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都是重大环节。
无论他是贫穷还是残疾,我们应该给他人性最起码的尊严。印度德兰修女常年服侍弱小,获得全世界的敬仰。我们中国的很多修女们也在照顾老人、麻风病人、残疾人。
传承会祖真福玛丽.道美的精神,灵医修女会的修女们身体力行,在病友身上服侍耶稣,如同当天向天主重发誓愿的修女一样,所有修女也说出渴望跟随耶稣,贞洁、贫穷、服从,愿意为圣父所疼爱的贫病者服务不惜生命的危险。
哪里有出于私心而控制、占据、利用别人,将人商品化的现象,自我封闭的傲慢就会在那里出现,人就会变得贫穷、失去尊严、受到伤害。
教宗最后告诉参加接见活动的各国朝圣信友们:天主的光荣没有在一个君王的凯旋和权势中显示出来,没有在世界名城和豪华的宫殿中闪闪发光,而是以一个贞女的怀抱为居所,以婴孩的贫穷形象显示出来。
接近人群的牧人该当是父亲和兄弟,是温良、耐心和仁慈的人,他们必须喜爱贫穷,内在有因上主而获得的自由,外表度淡泊有节的生活,他们不该有‘亲王’的心理。
虽然教宗方济各以如此有力和频繁的方式谈及贫穷,但是教会一直注重关怀穷人。
玛利亚省吃俭用地与我这个穷木匠过日子,毫无怨言,是因为她知道,天主喜欢这样,因为他是穷人的天主,默西亚是穷人的默西亚,不仅是指神贫的人,也真属于那物质贫穷、甘之如饴的人。
耶稣的马棚在村庄或城市的一个无人的、简单的、贫穷的角落里,此景给了人们一个很鲜明的对比:天主计划他圣子的诞生,是在无声中承行的,人们对这位救世主的来临,没有任何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