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比安娜·勒克莱尔修女和安杰莱-玛丽·利特尔约翰修女1995年9月3日,使徒圣母传教会的两位修女勒克莱尔(BibianeLeclerq)和利特尔约翰(Angèle-MarieLittlejohn
眼前,他们维护着那些最早的教父、使徒和殉难者们所维护的天主的真理的纯洁性,庄严而纯正地保存着基督的形象,以备一旦需要,就把它显示在尘世的动荡不定的信念之前。这是一种伟大的思想。
一位当代的玛利亚学者,阿特·古克神父有关玛利亚与司铎向他们奉送了三句话:“如果每一位教友把自己看作是委托于玛利亚的儿子和女儿,如同若望宗徒那样;那么一位司铎更应当认识到自己是玛利亚的儿子,因为他们是若望的继承者;作为使徒与司铎
这是由于天主的恩典,从使徒热情中产生的——我们现在反省这个问题——几位传教士被福音感动,大约三十年前去了那个他们不认识的国家。
1702年2月,梁弘仁和黄嘉略从厦门起航,经过8个月的海上颠簸后,到达了法国首都巴黎,随即他俩便赴罗马办理教廷事务。在罗马,黄嘉略陪同梁弘仁就“中国礼仪之争”进行多次辩论,历时3年才完成任务。
祈祷及反省所需要的时间比忙碌于使徒工作所花的时间是更重要的。宁愿少做一些事而多靠近耶稣,与祂一起来调整个人及团体的生活步调。
据不完全统计,仅近3—4年就从“信德”、使徒报社、圣心蓓蕾社买回圣书约8000本,光盘1500多套,教会报纸20份。共用款4万元之上。
巴彦淖尔教区杜江主教深为这位耄耋老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呕心沥血、诲人不倦、生命不息、福传不止的使徒精神所感动,曾经赋诗一首:“堪为圣范奉献一生,铎德荣主引路益人。笔耕不辍何似九旬,二心一德见证永恒。”
至今,很多留欧学成归来的中国神父、修士、修女及教友感念马神父、沙神父和轮流做东组织这些活动的所在国的修会、使徒团体、地方教会、教会当局及所有恩人朋友。
事实上,无论奥地利还是瑞士耶稣会,抑或两国的当地教会,当前并不需要物质援助,也不一定需要我们的圣召输出,因为从不同国家的修会或使徒团体引进圣召人才为其相当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