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利宁/摘自《青年文摘》(绿版)2008年第2期
来自柳州、南丹、合山、北海堂口的腰鼓队,穿着红的绿的蓝的服装把主教府前的广场,装扮得鲜艳夺目。她们踏着矫健的步伐,踩着鼓点儿,表达着壮乡儿女庆祝主教府落成的喜悦之情及对天恩的感激之意。
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江南春》诗云:“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色虽好,但能春艳几时?古今楼台多姿,终成云烟过眼。
错落有致,美观大方,春夏有花、秋冬有绿,看起来给人一种新颖别致的感觉,庄严中不失温馨,神圣中不失典雅。不仅成了我们村的一大亮点,也成了太原教区的一大亮点,吸引了不少兄弟堂口前来参观、考察。
我们拜着苦路直达山顶,一座被绿树掩映、气势非凡的红色建筑,赫然矗立在教友眼前,这便是闻名中外的佘山天主教堂,被誉为“东亚第二大教堂”,教堂与山融为一体,堂红山绿,相映成辉。
古老庄严的古城墙、青青的绿草地、高大雄伟的高层建筑、孩子们的蹦跳而过、大人们的行色匆忙……到了教堂,里面几乎坐满了教友,我带着刘奶奶安静地坐下。
数年前,自从王医生行动不便后,沈祖宏、张绿漪和杨慧芳等教友便自发地开始轮流每主日为这位热心老人送圣体,直至她去世前的最后一个主日。本堂赵宝军神父也经常电话慰问,或前去探访行傅油圣事。
春节期间,人们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聚集在一起,最容易“搬砖垒长城”。
塞外传教士开展植树运动,先在长城附近一带试验,起初种植的树木只有杨、柳、榆三种,随着植树运动规模的扩大,开始发展多品种的试验栽种。
活跃于长城内外的一届届门徒班和使徒班学员慢慢成为了基层教会的福传生力军。教友传道员中既有个人,也有夫妇,还有奉献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