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应届高考生母亲的分享。周小红教友在市区经营婚纱店,平时到离市区十公里的农村教堂——启东圣玛弟亚教堂参与弥撒。
经过了十余年的不断努力,终于在今天“连人带钱全部投入慈善”,成就了“一位基督徒的大爱壮举”。
可这277年里,取了英文名、信了天主教、写了一部《农政全书》的科学家,只此一位,别无他人。随便拿本数学书来,点、线、面、直角、四边形……这些名词,统统都是徐光启翻译的。
邓池沟教堂现任神父是一位年轻人。他是1994年从四川神职学院毕业后来此供职的,成为这里自1839年建堂以来的第二十六位神父。
编者按:张俊胜老师是河北省吴桥县的一位教友,他1995年领洗加入教会。下面这篇文章是他以及他的家人的信主经过,从他的讲述当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信仰在我们生活当中所起的作用。
有一天,当大家在举行黄昏弥撒时,一位约近七十岁的老太太,竟走到祭台前,献上十元人民币,请神父为她献弥撒,她的单纯率直使人感动。
这些可敬者是一位修女、一位教区神父和一名平信徒。来源:梵蒂冈新闻网
这些分享,看似老生常谈,没有什么新意,可是如果用属灵的心仔细去分辨,神父是经过看山是山,看山非山,最后回归到最初看山还是山的境地。
成千上万的人在巴黎冒着严寒向“厄玛乌”团体创立人皮埃尔神父的遗体致最后敬意。
我是一位67岁的老人,能得到“信德”的帮助,甚感荣幸及有缘。也承蒙信德的厚爱刊登了几篇拙稿,真是“心系之,情难解”、“天之所愿,地之所缘”———我与“信德”结下了不解之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