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要孜孜不倦地推进和平,做出宽恕的举动,为国家的修好尽一分力量,好使暴力绝不胜过对话,恐惧和失望决不胜过信心,怨恨绝不胜过友爱。然而,只有当你们彼此承认都是唯一天父的儿女时,这一切才会成为可能。
当这孩子第一次见到我时,那天真、稚气、羞涩的小脸上稍带怨恨,她低着头扳弄着手指向我诉起苦来:“我是世界上最苦的孩子!
化解怨恨的终极力量一定不是以暴治暴,而是体谅、宽解和爱。即便面对敌人,更需要一副仁慈的心肠。正如道家所弘扬的以柔克刚:滴水穿石的耐心,才能攻克坚如磐石的仇恨。宗教予人的无非是悲悯与同情。
圣公会大主教邝保罗亦唿吁信徒为事件祈祷,强调不要「被怨恨和愤怒蒙蔽」。他呼吁全港圣公会教堂八月廿九日为事件祈祷,而港岛的圣约翰座堂亦于当日为事件主持特别崇拜。
不行:耶稣教导我们要惦记着离开我们的人;耶稣没有恼火或怨恨,而是一直惦念着我们。耶稣记挂着我们,这就是天主的热忱。”教宗问道,我们是否有同样的情感?我们可能会把那些离开羊群的人视为对手或敌人。
当你拥有这样一种感恩的心态,你就会意外地发现快乐会代替很多原来的怨恨与不快。其实,我们每个人从有了生命起便沉浸在了恩惠的海洋里。父母的爱,老师的启蒙,同事的帮助,他人的爱戴,社会的关怀。
如有人对某人有什么怨恨的事,要彼此担待,互相宽恕;就如主怎样宽恕了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宽恕人。(哥3:13) 第二句:“我实在告诉你:今天你就要与我一同在乐园里。”
你将生命献给微笑,将你的生命奉献于消除怨恨的努力。只有母亲才知道失去儿子意味著什么,透过失去儿子的痛苦,透过这悲痛,你能够说出‘我们都是兄弟’,传播这爱的话语。”
又或许我们像比喻中这位父亲的两个儿子迷了路:幼子厌倦了一段他觉得要求太高的关系,而长子也迷失了,因为他心存傲慢与怨恨地待在家里。爱始终是奉献,要走向他人,我们总有所舍弃。
当你行事的时候按照天主的旨意和心意,天主就会与你同在,但是当你心中充满了怨恨、报复的时候,就是你自己将圣神从自己心里赶了出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