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指出,当天的福音谈了“耶稣具体的爱”(路十三31-35)。耶稣谈到耶路撒冷说,有多少次,祂愿意聚集耶路撒冷的子女,“如同母鸡聚集自己的雏鸡在它翅翼下”,但是祂却被阻拦了。为此,“祂哭泣”。
我们固然要服务,但是上主对伯多禄的一番话(参阅:若十三1-15),表明了「我们必须接受上主的服务,让天主的仆人成为我们的仆人」,否则我们就进不了天国。
在这段比喻里,天主在田里撒播好种子后,魔鬼趁着黑夜,暗地里撒下莠子(参阅:玛十三24-43)。教宗邀请众人效法上主的目光,在仆人们想要赶紧拔除杂草时,懂得守护在杂草之间的好麦子。
念经前,他向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众着重讲解了当天主日福音中的前两个比喻,即藏在地里的宝贝和宝贵的珍珠的比喻(玛十三44-52)。
教宗阐明,耶稣经常运用日常生活的图像来解释分辨,例如在捕到的鱼当中区分优劣,挑选最贵重的珍珠,甚至是在找到宝藏时知道该怎么做(参阅:玛十三44-48)。
耶稣好似仆人,为西满伯多禄和其他11位宗徒洗脚(参:若十三4-5)。耶稣藉着此先知性举动,表达了祂的生命和受难的意义,即为天主和弟兄服务:因为人子不是来受服事,而是来服事人(谷十45)。
庆祝宽恕节的礼仪就从十三世纪传承至今﹐每年隆重举行。意大利苏尔莫纳––瓦拉瓦教区主教安杰洛•斯皮纳接受本梵蒂冈电台访问﹐为我们介绍教宗切雷斯蒂诺五世其人与风范。
(若十三12-15)因此,教宗方济各邀请我们效法上主的榜样。他身为天主,最重要者,竟然为别人洗脚,所以我们中谁居最高位的,应该为他人服务。事实上,洗脚意为我为你服务,具体而言就是说我们应该相互帮助。
(玛十三:31-33)公乌素地区的教友们在宋神父的带动下,决心象一粒芥菜籽一样,在实际生活中发挥每个人的潜力,去实践耶稣基督交给我们的使命:“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
我在印度圣多默教堂留居共十三个月。在印度各地经我施洗者约百余人。我继续前进来到鞑靼皇帝辖地契丹国。鞑靼皇帝号称大汗。觐见皇帝时,我呈上教皇国书,并要求皇帝本人信奉我主耶稣基督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