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我们的信仰在社会世俗大潮的影响下慢慢变得模糊和肤浅。就某一层面而言,教会中的一些人士正在渐渐失去信仰,失去本有的信仰准则,这种现象在那些度奉献生活的团体中也已经屡见不鲜。
这次学习班填补了教友们信仰上的空缺,使他们对圣经的学习提高了认识,增加了热情,坚固了信德,增强了福传的使命感。12月28日至29日,山东周村教区在淄博主教府举办了首届圣经知识竞赛。
作为一个教友,最重要的是他的信仰是否根深蒂固。在一个不信仰的社会中,在一个信仰占少数的团体里,在一个有信仰会直接威胁、侵犯自己的切身利益时,要坚持自己的信仰,确实需要相当大的勇气。
更让我们兴奋的是神父的讲道,那一句句话,似乎都针对我们而讲的,让我们明白了如何对待物质享受和精神信仰,如何对待成功和失败等等。慢慢地,我们对教会有了一点了解。然而这时侯,我和妻子的想法产生了分歧。
此次学习班,使老年教友的思想观念得到改变,增进了对教规教理的进一步认识,增强了教会凝聚力、踏实了自己的信仰,使灵魂得到净化和洗礼。
而信仰上,当没有圣堂时,恭敬天主祈祷、参与圣祭、领圣事等不方便。可是费劲力气修建了宽敞漂亮的圣殿之后,我们自己感觉一下,我积极热心了多少呢?!不仅要有圣堂,更要有心,真正内心的圣殿!
在人们的记忆里,一提到藏族就会想到虔诚的藏传佛教,然而在澜沧江两岸、怒江上游以及金沙江流域偏远的藏族村落,蓦然间你会偶见山腰间矗立着十字架的天主堂,天主撒在藏区土壤里信仰的种子,在开枝散叶。
我们觉得基督信仰中成问题的东西,总是信仰之证明的数量在历史进程中的堆集,而这种证明要求人赞同。
姐姐从小领洗,但信仰一直不是很坚定,有时热心,有时冷淡。结婚后姐姐定居在永城,当地有教堂,姐姐却一直没找到。只有回娘家赶到周末才去一次教堂,平日念经祈祷也很少。
也就是对人生最根本的终极问题的追求,必然需要信仰来给出终极的回答。书中关于“追求信仰是理性思考的过程”的回答,我认为正好用来回应金主教提出的如何摆正“理智与信仰”的互动关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