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也特别谈到罗马城,指出这是一座独一无二的美丽城市,但是其中也有许多在物质和精神上遭受痛苦,以及贫穷、不幸福和受苦的人,他们在质问政府当局及每位市民的良知。
他是贫穷的耶稣啊。我们有饭吃,能让耶稣饿着吗?耶稣才是最重要的!”小女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时光如梭。女儿七岁那年,复活节的前夕,她带着女儿去了城里的教堂。不仅是为了赶瞻礼,更是为了给女儿开圣体。
我们教友中有些人饱受心灵痛苦,有些人身患疾病,还有些是贫穷之人,因不同途径走到了天主的圣殿。这些人初来教堂并不是对天主及其教义有多少认识,仅仅是抱着一个试试看或好奇的心理。
由于家庭贫穷,她只读完了小学,弟弟小,她就成了当时家中的主要劳动力。为了增加家庭的经济收入,农闲时到附近的农场去打工,小小年龄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世界银行最近推测,恐怕将有一亿人陷入极度贫穷,这数字是原先推测的两倍之多。在如此悲惨处境中,教宗方济各大力邀请众人发挥「基督徒怜悯心」的呼声犹在耳边,国际明爱会也省思了这个迫切需要作决策的情况。
于是夫妻二人开始将财物施舍给贫穷可怜的人,只给自己留下生活的必须品。 之后,陆凯修非常渴望能跟随圣方济度祈祷、贫穷、克苦、补赎的生活。他向圣方济请教,圣人劝他继续在俗世家庭中善度教友生活。
教宗强调:在国际层面上推行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时,必须特别注意到一个事实,那就是最贫穷的国家经常要为生态环境的恶化付出最重的代价。世界面临的第二个挑战是对人的观念。
小男孩说:“耶稣不要走,你走了以后,谁会照顾我们这些贫穷的小孩子?”耶稣说:“太阳下山的时候,回头看!”小男孩的问话,我可以明了,但耶稣的回答却使我困惑不已。我当时的感觉是耶稣答非所问。
社会发展了,但总会存在贫富差距,所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报社就动员房地产开发商,每周为一个贫穷家庭免费提供一套住房。李昌永神父(左一)在“信德”多功能室参与共祭弥撒问:报纸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让我们因众多国家带给我们具体的希望标志而欢欣,它们为逃避战争和贫穷的人提供援助和接纳。然而,在这行程中仍然有这么多的绊脚石,使我们朝向复活主的奔跑变得艰难和费力。让我们向祂祈求:请帮助我们投奔于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