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2月7日上午在梵蒂冈保禄六世大厅主持周三接见活动,来自全世界的朝圣信友与教宗相聚。教宗以基督徒的希望为题开始新一轮的要理讲授,强调基督徒的希望极其重要,因为它永不落空。
青年是未来,青年是希望,在当今世界的风浪中,教会中的青年一代能够持守信德已实属不易,然而这里却有着一位热心侍主、全力福传的青年教友——邯郸教区的刘亚妮。
本期,我们就“教堂门房”这个话题再辟专版,转载信德网上的帖子,希望通过大家的关心,神长教友的重视,各地教堂门房的服务都能有一个质的提高,让优游神父的尴尬遭遇不再重演!
教宗首先提到,在《愿祢受赞颂》通谕发表之后的这4年当中,人们提高了对照料共同家园的意识,例如对可再生和可持续能源的投资不断增加,对生态议题的敏感度也越来越高。
这次家庭聚会选读了有关纳匝肋圣家逃往埃及的福音章节,教宗的讲话紧扣这段福音章节。他鼓励家庭要始终信赖天主,接受天主的带领,一如天主曾带领在万难中的圣家那样。
当我们颂念天主经的第六项祷文时,一方面,我们必须有所准备承受我们的诱惑的重担,我们会得到报酬的。
听到您去世的噩耗,我们好伤心难过。您的离开犹如晴天辟雷、当头重击,您慈祥面容,猛然浮现在我的眼前,就像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一样!您慈祥的面容、亲切的话语,让人感到总是那么真切,贴心,语重心长。
教宗在念经前的讲话中省思了主日福音中耶稣讲的撒种的比喻,指出“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块土地,圣言的种子落在这块土地上”。撒种的比喻“是所有比喻的‘根源’,因为它所谈论的是聆听圣言”。
她们的方式就是服务,从来不提出给耶稣设圈套的问题。但倾注泪水却是她们的共同点,以此表达她们因兴奋、矛盾、喜乐及创伤而抒发的情感。泪水所道出的乃是天主进入我们的生命,祂临在於我们的挫败中,与我们相遇。
11月13日,我有幸随西安教区的教友一同前往距西安市180多公里的商洛仁爱康复中心,走访慰问了那里的麻风病人,就在这匆匆忙忙的行程中,我收获了许许多多的感动:韩国神父、修女,意大利修士、西安教区修女、还有一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