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笔者在参加圣经分享时,李若瑟教友讲述了他与主相遇的经历,故事感动了现场的每一个人。年轻时的李若瑟生活坎坷,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天主的恩宠惠顾了他。
教宗表示,说一个人未受割损就等於说他是外邦人。为此,教宗请众人省思各种不明白天主圣言的表达方式。例如,耶稣称厄玛乌门徒为无知的人,这种表达方式虽不是赞美,却不像斯德望说的那样强硬。
盲人:你问我啊!我参加天国比赛去。跛子:(不解地)喔!看样子你是一个盲人,怎么参加比赛?盲人:(自信地)怎么不可以?圣经上不是记载了许多耶稣行的奇迹吗?瞎子复明,聋子听见,瘫子会自己起来走路。
人不是小虫子,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又像极了小虫子,只想着把重负一件一件披挂在自己身上,舍不得扔掉。假如能学会取舍,学会轻装上阵,学会善待自己,学会释放自己,人还会被生活压趴下吗?
你将我的前后包围,用你的手将我荫庇。这是超越我理智的奇事,也是我不能明白的妙理。我往何处,才能脱离你的神能?我去哪里,才能逃避你的面容?我若上升于高天,你已在那里,我若下降于阴府,你也在那里。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问题不是是否宣扬它,而是如何宣扬它,并且这个“如何”就是喜乐。我们要么喜悦地宣扬耶稣,要么不宣扬他,因为宣扬他的另一种方式无法予人真实的耶稣。
她于1979年写给一名神父的信中说:“主耶稣对你有一份特别的爱,但对于我,沉寂和空虚实在太巨大了。我看,却是看不见;我听,却是听不到。”她甚至因此感到被天主拒之门外了。
然而,这种基督徒其实就如一个人,难道他每天按时吃饭、按时睡觉、甚至有时间锻炼身体……他就是一个合格的好人吗?
在教宗方济各访问兰佩杜萨岛的机缘下,本梵蒂冈电台采访了奥马尔,他说: 答:在教宗方济各的脸上、他的眼中散发出光芒,彷佛很久以前就认识我们;他好像在说:我不是基督信徒、我不是伊斯兰教徒、我不是科普特礼信徒
谦卑在现代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并不认为有很高的价值,往往被视为懦弱的一种标记,而不是品格的力量,并且被视为那些有野心的人在人生中力争上游的踏脚石。但在基督文化中却有着不同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