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心灵难以得到平息之时,我都会选择投入主的怀抱,诉说自己的苦衷,为自己的罪过而忏悔。
的确,他不停地邀请他的神子们呼求圣神,好使内修生活,即天主性的生活,和完全由琐碎的世俗现实形成的家庭、职业及社交的生活不会分隔的,却二合为一、神圣的和充满天主的。
教宗在这个机会中发表了一篇以希望为中心思想震撼人心的讲话,同时提到近几个月来许多非洲人民对自由的诉求。为此,教宗呼吁世界政治领袖打击丑闻和不正义现象,不要剥夺本国人民的希望。谈希望就是谈论未来和天主。
十多年前,当我被祝圣为终身执事后不久,就接到教区派遣给我的第一份爱德服务工作:代表教区出任「惩教署专职教士」一职,这份工作主要是为在囚人士提供适切的宗教服务,包括:(1)联络及统筹各宗教的监狱教士,为不同宗教的在囚人士提供所需的宗教服务
《礼记·祭义》中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谓之鬼。”《尔雅》:“古者谓死人为归。”由此可见,鬼者,归也。字意里透露出人间不过是无尽的生命途程中,作为短暂停留的一个站点而已。
在世上,没有任何一种爱可以胜过父母对子女的爱了。难道我们不应该对我们的父母感恩吗?我们不应该温顺地偎依在父母身边,细细的讲述自己一天的生活,让父母知道他们是自己最重视的人吗?
教宗方济各在这机会上向在场人士发表视频讯息表示:我以班吉儿童和地震灾区儿童的名义感谢你们。我们或许做不了大事,实现宏伟的计划,但我们所做的必将显示我们对福音的热情。祝大家圣诞快乐!
在此圣召匮乏的年代,这样的圣召家庭已实属罕见,可谓沙漠中的一片绿洲,干旱中的滴滴雨露。于是笔者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对他们夫妇进行了采访。
在他的众多兄弟姐妹中,有许多不幸夭折,约翰·卫斯理能幸存下来,确实是神的恩典和美意。1709年2月9日午夜时分,卫斯理的住家突然失火,全家人仓皇逃出屋后,才发现约翰·卫斯理还在屋内。
我一度认为那就是我所寻找的生活,就是我生命的归属。十年修道培养的情操竟然在顷刻间被推翻了,本来十分有规律的生活模式被打破了。不再按时间休息,不再按时间起床,更糟糕的是不按时间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