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世界的光,凡跟随我的,绝不在黑暗中行走,必有生命的光。”(若8:12)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写了一本寓言故事集《呆子伊凡》,里面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个老魔鬼看到人间的生活过得太幸福了,他说:“我们要去扰乱一下,要不然魔鬼就不存在了。”他先派了一个小魔鬼去扰乱一个农夫。
——斐1:21耶稣对她说:我就是复活,就是生命;信从我的,即使死了,仍要活着;凡活着而信从我的人,必永远不死。你信么?
然而他的人性却在平凡中折射出伟大,他就是要用自己平凡的表样,去告诉我们这些平平凡凡的人:只要在平凡中活得不平凡,那么,平凡便一样是充实、丰盈和伟大的。
但是,凡接受的,给他们,即给那些信祂名字的人权能,好成为天主的子女(若1,11-12)。只有成为天主的子女,我们才能成为手足兄弟。只有当有天父时,才能有兄弟友爱。
耶稣正是向尼苛德摩解释:「天主竟这样爱了世界,甚至赐下了自己的独生子,使凡信祂的人不至丧亡,反而获得永生。」
有鉴于此,教宗提醒基督徒,在履行职务时要谨记耶稣的话:“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玛廿五40)教宗解释道,这句话蕴涵着服务近人的“福音基础”。
教宗强调,面对如此危机,耶稣提醒门徒们说:「凡不是派遣我的父所吸引的人,谁也不能到我这里来。」(若六44)天父吸引我们亲近耶稣,这是解决危机的方法。接着,教宗点出了门徒的其它危机。
圣咏的作者告诉我们:“凡不随从恶人的计谋,不插足于罪人的道路,不参与讥讽者的席位;而专心爱好上主法律的,和昼夜默思上主诫命的,像这样的人才是有福的。”
这时,主的教诲一遍又一遍在她耳边响起:“……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的兄弟中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玛25:40)这时的吴春芬毫不犹豫地对那妇女说:“别急,总会有办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