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凯拉什·萨蒂亚尔希、莫桑比克活动家格拉萨·马谢尔和诺贝尔奖获得者纳迪亚·穆拉德都呼吁结束战争与暴力,并敦促人们更加致力于维护人类尊严与博爱。(来源:CNA;信德编辑部译)
在她的心目中,穷人比富人更需要尊严,穷人在价值的等级中至高无上。40岁时,建立“仁爱传教修女会”。她获得过多个国际性奖项,1979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更重要的是要宣扬基督的真理,因基督培育我们的良知,教导我们认识人与工作的真正尊严;也就是说,应推动一个能真正响应人类一切问题的文化。
更重要的是要宣扬基督的真理,因基督培育我们的良知,教导我们认识人与工作的真正尊严;也就是说,应推动一个能真正响应人类一切问题的文化。
教会遵从主的表样,像祂一样以朝圣者的态度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努力创造共融,即欢迎人们回到承认造物主所赋以每一个人的尊严的家中。
坎特伯里的安瑟尔莫有一次几乎先知性地预言我们今日所看到的遭受污染、前途堪忧的世界的景象,他说:一切都像死亡一样,失落了它的尊严,因为它受造原是为了服务那些赞颂天主的人。
我无数次得到上天的指引,这一次更是如此,为了国家和个人的尊严,我避免了被卷入当时政府摇摆不定的的漩涡当中。1921年陆徵祥到瑞士任大使,在瑞士有个小别墅,宜于培德病重疗养。
若望二十三世特别强调了人的基本权利:生命权、身体完整的权利、衣、食、住、休息、医药治疗,和其他一切社会福利(6号),有权利享受人性的尊严、有权利享有应得的声誉、有权利自由探求真理,在遵守伦理秩序,并为谋求全体公共利益下
第二,用羞辱和胁迫的伎俩,在心理方面实施对成员的控制,迫使他们觉得只有依赖教主和导师的认可与赞誉,才能再次找回失落的尊严和成就感。
让我们帮助临终者在平安中有尊严地死去。教宗最后勉励信友们为人慷慨,环顾四周,因为总有人需要别人伸出援手,需要一个微笑或爱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