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匝肋人耶稣》第二部(2007)这部内容丰富著作叙述了基督的苦难、死亡与复活,并以哲学的反思谈论历史上的耶稣,直抵人心。●《纳匝肋人耶稣》第三部这一部暂时还没有中文版。
我心中满是喜悦,2000年前,基督已经替我承受了所有的苦难。他还说:这不仅仅是种徒步旅行,还是背着十字架旅行,我能感受到它的重量,人们对他的爱,以及责难。90年代,有人问阿瑟:这段旅途会在何时结束?
我们有点儿像圣伯多禄,一听耶稣谈苦难、死亡与复活、自我奉献和爱众人,他就拉耶稣到一边,开始谏责祂。(见谷8:32) 耶稣却斥责伯多禄所体会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
走出去,就是要走到有苦难、有流血、有渴望看见的盲目地方、有受许多恶霸管制的囚犯生活的地方。教宗也表示,在司铎生活中学习自助课程可能也有用,但是要小心成为忽视恩宠能力的白拉奇主义者。
副本堂王德崇神父、本堂修女的带领下,教友、望教友们一起拜苦路,14处苦路由主教府开始,沿着主教府大院西的柏油路直到教堂北侧公路后最后三处在总堂堂前,拜苦路中,看着肩背沉重十字架的主教,默想到耶稣当年所蒙受的苦难
天主透过圣子基督的复活、升天,为苦难与死亡赋予了神圣的价值。
一、教宗的劝勉教宗语重心长地勉励在场的司铎们要走出去,去体验所领受的油和救恩的效力,走出去就是要走到有苦难、有流血,有需要的地方。
他们有说真话的童真;我们却始终倾向于隐藏自己的苦难真相。要知道,当我们在神父前告解,就像是在天主前告解时,我们常常会感受到羞愧的恩宠。在天主前感到羞愧是一种恩宠。
就像圣歌中的一句歌词:苦难本是美意炼我……今天,当我在念早晚课的时候,都要为我去世的亲人们祈祷,也为所有的炼狱灵魂祈祷。
教宗方济各原计划在这里发表讲话,但他放弃了讲话,因为这里还有一个有待抚慰的苦难世界。在病人和礼节之间,教宗必会选择病人。与教宗一同访问的还有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总主教、前任国务卿贝尔托内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