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回首一下走过的路,有快乐,有痛苦,似有很多不凡的经历,又好像只是在平淡中漫步。总觉得缺少了些许可以引起生命共鸣的东西。
人生有两条行走的路:一条是将别人排除在我们团体之外;另一条是包容的路。头一条路也许很小,却是一切战争的根源:一切灾难,一切战争都是从排斥别人开始的。把人排除在国际社会之外,甚至家庭及朋友圈外。
在佘山服务人员指挥与疏导下,人流一拨又一拨地从石阶上拜苦路而上,8点20分左右,神父举着十字架,带领本堂区的近千人的朝圣队伍在服务人员的维护下随人流拜苦路而上,怀着忏悔与感恩之心,默想基督的泣血苦难之路
圣母在领报事件中,因着是(fiat,路1:38)为自己母亲的职责定了位,成为天主圣子耶稣基督的母亲。
请为我祈祷,让我在遭受考验时毫不犹豫地按天主的准则和我的良心做事……,你是个勇敢的女人,即使有人要你付出个人牺牲,你依然不会谴责你的丈夫,因为他宁愿丧失性命也不愿放弃他应该走的路。
她听从了天使的宣报,并敞开心胸接纳成为天主之母的奥迹;她跟随耶稣,用心聆听祂口中说出的每一句话(参閲:谷三31-35);她把一切事默存自己心中(参閲:路二19),成为天主圣子施展作为的活记忆,以此激励我们的信德
(路19:1-5)他竟在众目睽睽之下住到了罪人家里。耶稣对跟随他的听众说:怎么,你看见你兄弟眼中的木屑,而你眼中的大梁,倒不理会呢?你怎能对你的兄弟说:兄弟,让我取出你眼中的木屑吧!
基督徒的作风就是寻求圆满,接受自谦的圆满,跟随基督走这条路。这条路不易行,多坎坷。那麽,这条我舍弃一切好能获得一切的道路有什麽的标记呢?我们在第一篇读经中听到,‘你要眉欢眼笑地光荣上主。
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做的是什么(路23:34);他对失去独子的寡妇动了怜悯的心并使其子复活(路7:11-15);他用浪子回头的比喻(路15:1-24)阐述了他所固有的悲悯和慈善;继而也用给门徒洗脚的实际行动
但是对那些为正统社会所排斥、被斥之为“罪人”的人们,耶稣的态度却充满慈悲和理解(参阅诸如:谷2:15-17,路7:3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