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首先提到生活在15世纪意大利奥特朗托的813名殉道者,他们在奥斯曼帝国入侵时幸存下来,但因拒绝背弃自己的信仰而被砍头。那么,这些奥特朗托的殉道者为保持忠贞是从哪里得到了力量呢?
我们可以在自己的生命中倾注信德,倾注望德,倾注爱德!教宗又反问道:我们可以信赖谁呢?我们自己、物质或耶稣?
基督的生命在教会、教会的生命在礼仪,礼仪是教会的核心,一切力量的泉源、行动的高峰,是基督徒灵修的泉源与高峰。接着,赵永福神父讲解了《天主十诫》的内容。
追求于至善,忠诚生力量;人类求大同,实现靠修养。基督像太阳,真光照四方;携手奔天国,共享永安康。教宗引天路,牧放我群羊;谦卑勉自竭,仁爱边无疆。日日要祈祷,克苦变馨香;天天当读经,圣言成食粮。
这就是我们周围的一些人,为什么生活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中,还是觉得生活亏待了自己,觉得天地、父母、子女、朋友、同事、单位、社会、命运都有负于自己,因此而抱怨生活、抱怨命运、抱怨一切,生活在烦恼、痛苦甚至绝望之中
人生不能无希望,所有的人都是生活在希望当中。假如真的有人是生活在无望的人生当中,那么他只能是失败者。
(弟前4:2-3)古人说:“心净生智能,行善生福气。”心就像一颗种子,成长在天地间,喜、怒、哀、乐的情感造就了善、恶之心。有一颗善意满溢的心,人的情怀境界就不一样,思想观念就不一样,行为语言就不一样。
韩国首都首尔举办若望·保禄二世生平展、上演展示若望·保禄二世韩国牧灵访问之行的纪录片;新德里举办宗教对话活动;马尼拉青年再度聚首梵蒂冈(亚洲新闻)一年前伴随着聚集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上数万人的,那令人揪心的沉默
迈尔认为,无论宇宙中有多少亿颗行星,产生生命的几率都极小;美国古生物学家彼得·布朗在《罕见的地球》一书中认为,在地球以外的宇宙空间,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存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使有生命形式存在,也可能是生活在深层土壤中类似细菌的生物
他说,假如我们一直生活在暴君残虐的奴役压榨下,一旦该君吃错什么药,突然放松一点政策,我们就会跪谢皇恩浩荡;相反,倘若我们一直为爱民如子的仁君所领导,一旦他稍有差迟,我们便要怒而揭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