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外公家条件也不好,外公为了给教会修房子,放弃很多挣钱的机会。别人都问他图什么,外公从不辩解。为了不耽误家里的农活外公总是早早起来,把家里的活干了再去教堂帮忙。外公家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圣书。
当时丈夫说了一句话,我至今都记得清楚,他说,最坏的结果不是孩子保不住,而是放弃。我坚定信心,天主一定会垂允我的祈祷。医生不停地劝我引产,等后来医生一来病房,我干脆装睡觉不再理他,最终她也拿我没办法。
孩子,你也是一样,只要你拿着这双袜子去寻找你梦想的鞋子,义无反顾,永不放弃,那么,肯定有一天,你也会成功的。另外,天主还让我特别叮嘱你:他给你的东西比任何人都丰厚,只要你不怕失败,不怕付出!
教宗方济各说,教会领袖必须「放弃轻视、质疑,或在我们的关系中扮演受害者或指责者等的行事方式」,而要聆听福音讯息的「柔风细语」。
懂事的武红艳产生过放弃读书,在家帮着父亲干活的念头,但要强的父母说什么也舍不得让女儿辍学,因为红艳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她是这个家庭的希望啊!
教宗又提醒青年不要放弃,要在复活的耶稣中找到希望。“这是新事物的开始,我们参与其中。新事物是一个充满欢乐的世界,那里再没有痛苦和压迫、不满和仇恨,而只有来自天主的爱,爱改变了一切。”
因此为人类服务的思想,人类博爱和团结的思想,在世上愈来愈销声匿迹,甚至被人嘲笑,因为既然一个人已习惯于满足自己想出来的无数需要,那还怎么能叫他放弃自己的习惯,这样一个身不由己的人又能走向何处?
为了给孩子们做康复训练,大女儿竟放弃了在石家庄的工作,学习康复护理,为母亲帮忙。难道她不考虑自己的“前途”?也许她认为这就是人世间最重要的工作。
并不是要我们放弃物质建设和追求,而是我们往往舍本逐末,没有把生命的根——爱和爱的分施固守在心。在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的故事中(路10:25~38)主给我们说明了人和人关系的根本前提是爱的给予。
教宗鼓励青年们:“尽管有这些困难,你们不要丧失勇气,不要放弃你们的梦想!”教宗也提到他的“在真理中的爱德”通谕所提倡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