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讲话的主要内容是当天主日弥撒福音所记述的慈善的撒玛黎雅人。
他说,今天的福音章节记述了圣母拜访表姐依撒伯尔的事迹,表达了款待的美好:哪里有彼此款待、聆听、给他人留出空间,那里就有天主及来自祂的喜悦。
这次避静学习的主题是撒玛黎雅妇人——福音中记载的关于耶稣基督救赎一个撒玛黎雅妇人的故事。通过一天的课程学习,以及课后深入的分组讨论,对于耶稣基督救赎世人的慈悲,大家感受良多。
辅祭高举绑着圣枝的十字架,神父在后,唱经班、教友人人手拿着圣枝,高唱贺撒纳、贺撒纳游行,开始由小堂到大堂正门入堂。
郑爵铭神父,耶稣会士,安徽省宁国县人。1914年5月13日-1964年6月11日记得在国内上初中时,曾读到过诗人臧克家赋写的《有的人》这首诗。
乙:(高高兴兴唱着圣歌唱阿肋路亚赞美主!唱阿肋路亚赞美主!唱阿肋路亚、唱阿肋路亚、唱阿肋路亚赞美主!昂首挺胸上场,与低头弯腰的甲相撞)噢!宏伟哥!原来是你!
当天取自《玛加伯书下》的第一篇读经,讲述年迈的厄肋阿匝尔「不因世俗精神而动摇」,反而对「划一思想」的背教宁死不从。教宗引用这段经文,再次劝勉基督徒警惕世俗生活的种种诱惑。
「因为土地是我的;你们为我只是旅客或住客」(肋廿五23)。肋未纪所记载的上主的这些话,包含圣经中大禧年的基本原理,为亚巴郎的子孙来说,也正符合他们的觉察:他们是应许之地的旅客和朝圣者。
早在326年,古罗马君士坦丁大帝的皇太后年届八旬的赫肋纳来到加尔瓦略山,一心要在荒凉不堪、碎石烂瓦的山巅上寻找耶稣被钉的十字架。
在东正教君士坦丁堡大公教会11月30日庆祝圣安德肋主保庆日的机会上,教宗方济各致函巴尔多禄茂一世宗主教,表达恢复天主教与东正教会圆满共融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