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他在最后晚餐中,耶稣拿饼,祝谢了,掰开,交给他的门徒说:“你们拿去吃,这是我的身体。”然后又拿起酒杯来,祝谢了,又递给门徒。大家都喝过后,耶稣对他们说:“这是我的血,盟约之血,将为许多人倾流…”。
问题二十七:什么使门徒们明白了十字架的意义? 在基督信仰的中心,我们吃惊地发现它在宣扬一位“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
这不是一个是否无辜的问题,而是发现自己软弱的门徒提出的问题。这不是有罪者的哀号,而是那些渴望爱却意识到可能造成伤害者的低语。正是在这种觉察中,救赎的旅程开始了。耶稣并没有为了羞辱而进行谴责。
这段福音要求司铎无条件地做基督的门徒。而且不是什么靠自己的选择,相反,一个真正的司铎并不是自我给予,那完全在回应耶稣的意愿及他的召叫。
当耶稣第一次向门徒们讲论十字架和复活的时候,刚从耶稣显圣容的山上下来的门徒们彼此询问:从死者中复活到底是什么意思(谷9,10)。
传说在公元30年,在罗马大军占领时期,有一位自称为“先知”的犹太青年耶稣,带着12个门徒来到了耶路撒冷。他们到处演说,宣传一种“上帝是所有民族共同的上帝”的新的犹太教教义。
(玛廿18)四旬期:更新信、望、爱的时期亲爱的弟兄姊妹们:耶稣向门徒宣告祂的受难、死亡和复活,为完成天父对祂的旨意,祂便藉此显示给门徒知道,祂使命中最深刻的意义,并且召叫他们一起承担这使命,以拯救世人。
《世界基督徒现况黑皮书》的惊人数据凸显出,对耶稣的许多门徒而言,殉道不仅是陈年往事,也是切身之痛。书中的十几张地图、图表和统计从客观角度作出分析,指出基督徒目前在世界上十几个国家内遭受攻击。
我们仿佛看到了耶稣在替十二门徒洗脚,也是为了表示爱,同时也是教训他们当彼此相爱。也是给我们爱的诫命。晚上8点,弥撒结束,随着赞美的歌声,教友们随同神父将圣体迁供,并以小组的形式跪拜圣体。
我们是他的门徒,把遗体(包括器官)捐献,无疑善举。凡是信仰基督的人们,都要有牺牲的精神,这点她做到了。新闻链接:王德佩教友登记捐献眼角膜生命不息,福传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