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首先通报耶稣“不在这里”:天主子没有留在坟墓里,因为他不能做死亡的囚犯(参见宗2,24)而坟墓也不能留住“生活者”(默1,18),他是生命的根源本身。
(罗15:20)写到这里,请容我再引申一下。曾碰到一个教友,外表火热虔诚,要么在外省传教,要么在万众瞩目的某处堂点宣讲……这些本无可厚非,非常了不起。
一位葡萄牙女孩问教宗如何同时活出灵性的默观和实际的服务。教宗解释说,我们必须以谦卑面对天主,真诚地呈现自己,毫不掩饰,毫无伪装,承认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祈求祂让我们更好地为祂和我们的近人服务。
(罗8:31-39)。在这一意义上,最后这一项祈祷又把我们领回到天主经的前三项祈祷:在“救我们于凶恶”的祈祷中,我们最终所求的无非是祈求天国的来临,奉行天主的旨意,愿天主的名受显扬而已。
他还会再次经受人生的苦楚与死亡——而是一种超越了苦难与死亡的复活;在这种复活后的神性生命里(celestiallife,或说天上的生命),一切泪痕都将被拭去,再也没有死亡,没有悲伤,没有哀号,没有苦楚……(默21
教宗提到,圣方济各・撒肋爵在一封信中论述了关于耶稣的诞生,他想象撒罗满王“坐在用纯金包镶并有雕刻的象牙大宝座上,超过了世上所有的君王,如经上记载的那样”(参阅:列上十18-20,23)。
读经:宗五27-32,40-41、默五11-14、福音:若廿一1-19在今天福音十分具象征性的故事里,我们看到复活的主指导教会,把各民族,各语言的人都引进教会的令人鼓舞的美景。
读经:宗十四:21-27、默廿一:1-5、福音:若十三:31-35以前曾看过车主贴在车子后面的一张半幽默半严肃,发人深省的字条,翻译成中文是这样的:“如果你被逮捕了,受审判,罪名是做基督徒,法官会有足够的证据来定你的罪吗
每当我们重新宣认这份信仰时,透过领受各种圣事,我们参与祂的死亡与复活(参阅罗6:5-8;若6:54)。但只是相信和宣认这份信德并不足够,还需要透过祈祷,与天主建立关系。
他们是:拥有美国波士顿圣公会神学院牧职学博士、美国纽约耶稣会复旦大学宗教教育博士、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神学硕士等学术背景的赵必成神父;北京罗世力国际管理咨询有限公司CEO、能熟练使用六种语言的来自瑞士苏黎世的罗世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