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受创最深的是那些平时筹办国际聚会、大会和会议的圣座部会。可是,他们也举行了很多线上的大会、研讨会和会议等等。我们或许学会了一种与常态互补的工作方式。
我们建立社会关系的能力受到严峻的考验;人们更加自我封闭、独自行动、不出门、不聚会,也不一起做事情。
信教的人多了,聚会的地方就在我家里,冬天挤在屋里,夏天在院里。怎样才能让教友在一个舒心的地方恭敬天主呢?这个事成了她心中的头等大事,于是母亲和父亲商量后,动员全家老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建教堂。
“你们聚会的时候,算不得是吃主的晚餐。因为吃的时候,各人先吃自己的饭,甚至这个饥饿,那个酒醉。你们要吃喝难道没有家么?还是你们藐视神的教会,叫那没有的人羞愧呢?”
多年来,我一直呼吁各堂区设法安排英语感恩圣祭,方便外籍教友善尽主日本分,也尽可能给他们提供堂区及学校的设施,方便他们聚会和交谊,也让我们分享他们的文化之优美、喜乐和祝福。
大部分都是在一些城镇聚会。比如耶路撒冷会议(宗:十五)宗徒们就曾派保禄和巴尔纳伯到安提约基雅的信友团体去解决问题。宗徒之后的早期教会仍然是以信友团体的形式存在的。
去年八月在马德里的聚会,仍然临现在我心灵的记忆中。那是一个极其特殊的恩宠时刻,上主丰厚的赐福于前去参加世青节的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
要与其他在里约相遇的青年去体验这下一届世界青年日的聚会!你们要接受基督的爱,而你们将成为我们这个世界所需要的见证人。我邀请你们默想这次聚会的主题「你们去使万民成为门徒!」
原平市崞阳镇由于历史原因教堂被占用,教友四处流散仅剩下老教友10余人,李神父不顾年迈体弱,常常从太原专程前往崞阳福传,并出资一万多元购买了弥撒圣祭用品;在晋南福传时,看到新教友和慕道者没有聚会祈祷的场所
的确,只要神父在安国,真的没有因为任何原因而耽误一台弥撒,外出时,为了往回赶,多次放弃庆祝、感恩送别的聚会,有时甚至是夜里赶回来。每次外出前后,神父总不忘对王神父,对家长说我要走啦,我回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