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14-22)神父把牢狱之灾当成“避静”,可见其胸怀之博大、心态之淡定也!春天的阳光普照大地,主恩化作美丽彩虹。
正如我在不同场合所反复强调的,我们教区被已故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委以作“桥梁教会”之重任。充当桥梁是可敬者利玛窦首次提出的一个想法。
他们以大雄大悲大力之佛教精神,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同仇敌忾,团结合作,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拄着杖,蹒跚着行至一座耶稣受难雕像前,亲吻耶稣的脚,以此宣示认罪之真诚。——千载之罪、普世之过,他那老迈之躯能承担得起吗?
然而,在今日,人类好似沉没于一种淡然乏味的平凡里,将光亮与黑暗混合在一起,使之成为阴郁灰暗的一团。在许多方面,生活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远较上一代的人更为困难。
2、原则与基础的有力契合,即:人之受造乃为恭敬侍奉天主为我等主,其它一切受造之物皆为达到此目的而受造,乃为我有所助益,才富有价值、才可取用,引申出一个灵修深度的自我反省:一切之物皆为人,人为谁而活?
可见,天主的爱是人生命之意义的根蒂,只有它能够让人觉得不枉此生。不过,天主的爱并不单单是人在苦难中的慰藉,好像它只有减轻人心理负担的功能似的。
敬主爱人和谐共生——浅谈伊斯兰教的公益事业(概要)江汉大学代立勇教授在颇有影响的《拯救与逍遥》一书中,刘小枫尖锐地指出:儒家的仁爱不过是自然生命状态及其血亲关系的延伸,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李之藻在为《天主实义》写的序文中解释说:《天主实义》,大西国利子及其乡会友与吾中国人问答之词也。天主何?上帝也。实云者,不空也。这本书很有可能是中国天主教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部著作。
神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耐心地梳理生活中的道理。小到汉字的解义,大到社会世界的原理,无不给在坐的每对新人以启迪。很多道理都是大家第一次听到的,感到新奇之余又觉得深入其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