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配套续建了主教公署和本堂区,含职工宿舍、印书房、藏经楼及更衣室。1980年12月改名为耶稣圣心堂。1981年,宗教政策逐步贯彻落实,江北堂自1981年8月开始修理,同年12月完工。
送葬的车队缓缓的向前移动着,姥姥领着儿女们走在了队伍的最前面,走到一个让她所有的亲人都看不到她的地方,姥姥虽然走了,但是她平凡的生活习惯和仁爱慈善的行为,还有她在生活中感悟出来的哲理会永远印记在我的心里
1969年7月21日,阿姆斯特朗在静寂的月球尘土上第一次印上了人类的脚印。在世人的眼中,能成为宇航员的都是各方面的佼佼者。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感恩祭由沈主教主礼,来自教区各地的如东县兵房圣若瑟堂陈小平神父、海门市区耶稣圣心堂陆慧柏神父、启东市南阳圣保禄堂姚建辉神父、海门市三厂露德圣堂印泽忠神父、南通市崇川区青年东路耶稣善牧堂张越峰神父、海门市临江圣路加堂丁祖耀神父共祭
主教走在前面,穿着一件旧的白衬衫,一条褪了色的长裤,一双普通凉鞋,加上那厚厚的老花眼镜,给人的印象是更象一个园丁,或看门人。爬上高高的石阶,经过基督君王的“尔国临格”,我们三人进入了仰止园。
我惊醒了,一看,什么也没有;然后又迷迷糊糊地睡去,不久又被同样的感觉再度惊醒,天使的身影牢牢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再也无法抹去。
而一旦要与母亲各奔东西,就在那一瞬间,才仿佛如梦初醒,才意识到往日在一起的幸福和难得,但真正的分开了,思想便如陈酒佳酿,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的强烈,这种回忆从此就印在我们人生的记事薄上了。
在命悬一线的危急时刻,婆婆静心祈祷的情景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虽然过去了30年,但我仍然记忆犹新。婆婆的善表触动了我,感化了我,使当时在信仰上十分冷淡的我产生了很大的转变,逐渐变得热心起来。
在金主教的支持下,上海教区开始最早的中文弥撒,为推动礼仪改革,印了很多中文弥撒经书。另外,原来弥撒中没有为教宗祈祷,金主教做了很多工作,希望政府尊重宗教礼仪,最后全中国教会都得以加入为教宗祈祷的行列。
愿洗、血洗虽不是圣事,除了不赋予圣事神印外,其他功效和水洗一样。(四)与圣洗礼仪有关的几个特殊名词1、代父母:领洗时需要选一位热心事主,对圣教会教理有相当认识的教友做代父或代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