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二后,主教们普遍认为降生的奥迹为我们来说实在很重要,于是在《牧职宪章》中写到:“因为天主圣子降生成人,在某种程度内,同人人结合在一起。
特别地,我想用梵二大公会议的话来告诉大家:“当我们举行圣体圣祭时,我们便密切地与天上的教会相连接,首先和荣福童贞玛利亚,也和圣若瑟、圣宗徒、殉道者及诸圣人,彼此相通,并尊敬他们。”
父辈受梵二之前的信仰教育,是极具功利性的,今天还普遍存在。譬如:你为什么信天主?答:信天主就是为了得救,是为了进天堂,使我们的日子过得好一些。这种信仰观是有代表性的。
梵二礼仪改革,给成年人领洗时,恢复了初期教会领洗、坚振、圣体同时举行的做法,我们在复活节的礼仪中常常可以看到。
“梵二”指出:奉献的独身生活是天主特殊宝贵的神恩,修道生应自由慷慨地去回应(OT10)。
梵二革新的目的,就是使教会能够向现代人传福音,以现代人能够明白或接受的方式,传达基督福音的永恒真理。”
第七条准则:对话只能在平等者之间进行,用梵二大公会的话说,这是parcumpari(以平等对平等)。第八条准则:对话只能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进行。
教廷方面一直认为,梵中关系是建立在愉悦的文化对话基础之上的,愉悦的对话氛围为其他领域对话创造了可能。愿未来的对话不仅仅是在宗教领域,也能涵盖艺术、文化和科学研究等领域。
梵二会议提醒我们,“教会认为殉道”这门徒身份,“是一份特别的恩赐和最满全的爱的证明。
从五旬节那天开始,每个基督徒团体都从圣神那里得到这种身份,整个教会也是如此(梵二法令,《教會傳教工作》2号)。我们是从这圣神领受了热火,福传的热火,这种伟大的使徒热情;这是圣神赐予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