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伯多禄回答说:祢是默西亚,永生天主之子(玛十六13-16)。教宗说,这就是宣认:承认耶稣是他所期待的默西亚,永生的天主,自己生命的主人。
’‘祢对谁说啊?’‘你,我说的就是你,你要来’。因此,走出的途径在於建立关系,在於伸出手来,举目注视真正爱你的那一位。
他说:「这是实践教宗方济各有关保护地球的《愿祢受赞颂》通谕。身为年轻人,我们得付诸行动。」二零一五年五月发表的通谕里,教宗呼吁对环境问题中的气候变化迅速采取行动。
因此,教宗鼓励我们反省,我们是否每天对祂说:「上主,我爱祢!」「爱倘若丢失,基督徒的生命就成了贫瘠的,成了无法实践的道德,不知为何而为的框架」。基督徒生活的危险就在於「因循苟且」,缺乏热情。
事实上,世上一切皆互相联系,若要对他人实践友爱、公义和忠信,我们一方面要真心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方面要维系与大自然的关系,两者密不可分(《愿祢受赞颂》通谕,70号)。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他的通谕《愿祢受赞颂》是在巴黎气候协议之前天主教会领导世界致力于应对气候危机的关键一步。不久前,教宗方济各在梵蒂冈接见石油公司高管,勉励他们致力于生产清洁能源。
祂只需要你说出:‘上主,请祢帮助我。’仅此而已。
我甚感羞愧,就跪在圣像前祈祷说:“我现在反思我的生命,向你忏悔,求祢软化爱慕虚荣的我……”第二天,婆婆让我到商店买馍去,我因为心情不好一直推辞。
教宗强调,它是《愿祢受赞颂》通谕的产物;这份文件并非环保通谕,而是基于守护受造界的社会通谕。与此同时,本届世界主教会议也是一次“紧急”会议。
教宗方济各引用《愿祢受赞颂》通谕,说:「我们并非面对两个分别属于环境和社会的危机,而是一个同时包括两者的复合式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