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圣诞节前夕,一个漂亮的女孩——一口北京话,说话慢悠悠的,很有礼貌,一看就讨人喜欢——在教堂院子内东张西望,好像找人,观察什么?又好像是有心事?
不久之后,我开始参加一些在主业团中心内的培育活动;几年后,我申请成为主业团的可结婚团员。在主业团创办人圣施礼华的众多教导中,最触动我的就是一个人能藉着他的工作而成为圣人,我为此深受感动。
耶稣好似对我们说:‘请看看我的仁慈,我的温柔,我的宽恕:请你拿去,尽情使用。’我们将它作了什么呢?我们把自己的信仰‘传染’给了谁?
现在唯一能记得的是定婚那天米拉羞涩而晕红的面颊。三年前,巴尔提买19岁,米拉17岁,是我这个“草帽叔叔”为他们提的亲。米拉的父母一听很高兴,因为门当户对。
这些艺术瑰宝为今天的人具有什么意义呢?圣座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总铎,圣座教会文化古迹委员会荣休主席,马尔基萨诺枢机主教如是说:我很喜欢教宗本笃十六世昔日所说的那段有关艺术的话。
惜别是痛苦的,当神父把耶稣受难前的“最后晚餐”和“给宗徒们洗脚”的情景再现的时候,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离别的痛。神父谦卑地俯下身子给12位男教友洗脚,他轻柔的动作,谦虚的眼神都让我感动。
你喊道:让我休息一会儿!是的,这是你应得的权利,因为人生的问题是一个真实的挑战。但所幸的是,你有能力给予自己所需的休息时间,在生活中去找到快乐,纵然事情常不尽人意。
彼此相爱的表现在于人的团结合一,“为叫世界相信是你派遣了我。”(若17:21)“因为天主愿意所有的人都得救,并得以认识真理。”
与其他儿女不同的是,我还关心着她灵魂的问题。自从父亲死后,我一直为母亲能认识天主而祈祷,几乎一天未断。我有一个习惯,很少为自己求恩。
我虽是个老教友,但以前的信仰只是表现在早晚祈祷,大瞻礼进堂上,有世俗的需求时总是向主伸手要,从不考虑灵魂的饥渴、天主的意旨,更不想做什么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