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向我们显示,活泼的信德和敌对的宗教迫害是基督徒在第一个千年的明显标志;第二个千年来临时,强烈的神学性争论和逐步形成的分裂成了其标记:1054年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东西方教会的大分裂;稍后——大约500
为了保护耶稣免受黑落德迫害,若瑟客居埃及(参阅:玛2:13-18)。回国之后,他避居在加里肋亚隐世无名的小村庄纳匝肋——那里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从加里肋亚不会出先知的」及「从纳匝肋还能出什么好事吗?」
基督教成长于罗马帝国境内,一开始因为不信奉罗马诸神而备受打击迫害。一直到公元4世纪,趋于衰落的罗马帝国承认了基督教地位,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临终前还受洗入教。
面对恶言恶语,宗神父想起了玛窦福音第五章第11节耶稣说的:“几时人为了我而辱骂迫害你们,捏造一切坏话毁谤你们,你们是有福的。”面对伤害,宗神父总不急不气,默默奉献于主。
太平盛世的时候,我们可能都会信誓旦旦,但当试探一来,便很快就会后退或跌倒,这样惨痛的例子,特别在信仰受迫害的时候,枚不胜举。保禄非常理解人性的软弱,他说:“谁软弱,我不软弱呢?”
如果说芥菜籽长成树,树大招风,太引人注目,容易受到“关注”而被打击迫害,那么酵母则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容易抓住人心。
除了因战争而中断的移民潮的恢复,还有难民的现实,他们因各种原因(种族、政治、宗教、社会......)逃离冲突或遭受迫害。1951年联合国《日内瓦公约》对难民的定义进行了编纂。
耶稣的轭就是承行天父的旨意,祂在山中圣训中已经把这个“轭”具体表达出来了,就是对罪人无条件的宽恕,对内心的欲念和贪念加以制止,忠诚地待人接物,不以牙还牙,以暴易暴,反要爱仇,为迫害我们的人祈祷。
唐后期由于武则天长期排挤、迫害唐王室的邪行恶道,甚为不得人心。一天夜里,武则天梦见一只鹦鹉,羽毛丰满,两只翅膀却折断了。醒来,她问众大臣,这则梦境的寓意是什么?众人沉默不语。
这些曾经胆颤的渔夫们已经成了福音勇敢的宣讲者,就连他们的敌人也无法理解这些「没有读过书的平常人」(宗4:13)为什么表现出如此的勇气与坚忍,以喜乐面对痛苦与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