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20:28)耶稣的一生都在治愈人,不仅人身体上的疾病,更是治愈人的内在。当他看到这些治愈的现象,他没有说是我治好了你,更甚者没说是天主治好了你,而是说你的信德救了你!
而我又仿佛看到在寒冷的冬天,他独自步行到十多里以外的老教友家采访的一幕……庄现超老人虽疾病缠身,仍不愿放下手中的笔,他深记保禄书信中的一句话我若不传福音我就有祸了。
他们虽然衣食无忧,但精神生活缺乏,常感到孤独、寂寞,由此也导致了很多心身的疾病。他们真的需要社会更多的关注。
他们虽然衣食无忧,但精神生活缺乏,常感到孤独、寂寞,由此也导致了很多心身的疾病。他们真的需要社会更多的关注。
仍然存在着战争、恐怖威胁、饥荒和疾病、赤贫和无情的压迫。」还有一些排除基督,自许为「带来光明者」,他们并没有创造任何地上的乐园,而是「建立了专制与独裁体系,连最小的一点人文火花也被窒息。」
我听罢在他身后不由地垂泪,他在生命最后的旅程中,心里仍还装着母亲,真正是做到了无论患难疾病痛苦,不离不弃,生死相依。父亲用一生背负天主交付给的十字架,无怨无悔。
教宗称耶稣的祈祷是双重标记的显示,换句话说,耶稣在为拉匝禄恳求天主的时候,疾病和死亡也被视为天主彰显光荣的场所。
首先,宗教不论是敬拜上帝、佛陀还是真主,都是要对世界的本源表示敬畏,而迷信则不然,不论是用风水求吉祥,还是用咒语治疾病,都是在想利用世界上不同现象的关联(如风水与人事的关联)来为自己谋利益。
耶稣谈到疾病的实际痊愈,也谈到驱逐魔鬼,换句话说,是使人的思想净化,擦亮被意识形态遮蔽的心灵的眼睛,因为这双眼睛看不到天主,看不到真理与正义。身心上的双重痊愈常是基督对门徒们的吩咐。
是他救我脱离了疾病与死亡,危险与绝望。我固然需要人的关爱,需要朋友与亲人的爱。但天主在我生命中的地位,不是任何一个人能够取代的。是他召唤了我过这种特殊的生活,而我也选择了为他的天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