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只要神父在安国,真的没有因为任何原因而耽误一台弥撒,外出时,为了往回赶,多次放弃庆祝、感恩送别的聚会,有时甚至是夜里赶回来。每次外出前后,神父总不忘对王神父,对家长说我要走啦,我回来啦。
金庄现有教友208人,其中三分之二是新教友,加上周围教友,在大瞻礼及节日聚会时,人数达四五百人,因教堂狭小,近半数的教友不得不在圣堂外参与弥撒。难怪金神父拖着病体念念不忘的就是重建这座圣堂。
而且还组织本村教友聚会,参与堂区各项活动等。三年后儿子李建鹏又出生了,从此每天照顾两个孩子,帮忙家里榨油的买卖,信仰渐渐冷淡,与天主的关系也渐渐疏远。丈夫虽从小领洗,但已经8年不进堂,与教外人无异。
2012年7月15-22日,团契全体成员举行了第一次正式聚会。在圣神的带领下,大家经过集体分辨,最终确定了团契的宗旨、使命和愿景,细化了各位负责人的职责范围,制定了近期发展规划。
可是,我们在一起聚会分享时常遇到一些问题如同“拦路虎”,我举例说:新约中什么是“法利塞人”?什么叫“经师”?二者有什么社会地位?
谈到圣经小组的职能,方神父说:“圣经小组属于牧灵机构,除每周聚会学习圣经外,还负责安排弥撒中的读经、领洗、婚丧嫁娶等礼仪事项以及堂口的接待、分班值班、打扫卫生等工作。”
不过我想说的是参加聚会的积极性,他们除了星期日参加教堂的礼拜以外,每个星期还有一次查经班,还有家庭聚会,而在同一忙碌的城市,我们教友不少人只有四大瞻礼才进堂,这难道可以说我们就比别人要求严格吗?
我们定下培育团每周至少一次聚会,商讨或报告各组的工作,同时一起反省或总结各项工作实施情况,提出协调意见或要求,共同把学院办好为目的。
这次守夜晚祷聚会便是各国各民族的家庭向全世界表达自己的时机:他们讲述自己家庭生活的喜乐、痛苦、希望、困难;尤其指出真正的爱,即使是简单和隐藏不露的具体行动,如何能够在困境中有所建树。
今天每个礼拜日,许多人都为了他而到教堂中聚会,他的生活成了他们的最高典范,他的训言成了他们生命中的明灯。耶稣是我们人生的典范,世界许多名人都有这样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