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撒结束后,大家一批批,一拨拨在新建的苦路像前,蜿蜒曲径依次敬拜,默想基督的苦难,痛悔自己的罪过,感谢天主的救赎大恩。
教宗说:这就是基督徒的道路:沿着耶稣留下的足迹、宣讲的足迹、苦难的足迹、十字架的足迹、复活的足迹,向前迈进。
自3月20日2017年首个赈灾捐献日(基督苦难主日)在四旬期发布后,得到全国多个教区、堂区,广大神长教友和各界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热忱奉献。
您认为,在这如此重要、如此具有象徵意义、如此苦难的场所,该如何维持和平呢?答:和平不是靠我们自己就能实现的事。我们知道,在基督信仰的圣经观中,和平是天主亲自实现的事,是天主的梦想。
比如支持放高利贷,与暴发户联合发不义之财,对教会的苦难,贫困者的疾苦不闻不问。基督徒在自己的社交活动中要发出合乎圣经的观点,以维护正义事业为天职,作社会的良心。二是要做无名英雄。
我们没有人会不知道事态的严重性,人道苦难的庞大代价,以及我们这麽多弟兄姐妹不稳定的生活条件。他们大多是妇女和儿童,目前都聚集在难民营里」。
这首圣咏是在极端危险的处境下,敌人的仇恨,在召唤帮助,耶稣将会经验到祂的苦难。对天父和祂的家的热爱,把祂带到十字架上:祂有爱的热情,导致自我牺牲,而不是虚假,通过暴力来服侍天主。
教宗说:这位谦卑的嘉布遣会士一生奉献於祈祷、耐心地倾听弟兄姊妹,以基督的爱作为香膏涂抹在他们的苦难上;他如此的一生令世人感到惊喜。
亲吻十字架圣周五下午3点,大家进行公拜苦路后,神父身穿祭衣平卧在祭台前,纪念主耶稣苦难圣死的礼仪在宁静、庄严和肃穆的气氛中进行。
基督徒去圣堂参与弥撒是为了参与主的苦难与复活,然後生活得更像基督徒,努力为基督信仰作出见证。因此,参与弥撒的目的乃是把天主的降福带到日常活动、我们的家庭、工作环境,以及尘世的事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