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加福音中,耶稣讲了一个比喻:一个寡妇为了伸冤,经常不断地去找那个判官,判官觉得那个寡妇老来烦扰他,就给她伸了冤。
为了更深的启示天主,主耶稣讲了这个慈父的比喻。这个比喻也被称为“福音中的福音”,因为他表达了基督徒所信仰的天主是一位慈悲的父亲,是爱每一个人,特别也是罪人的天父。
李神父利用圣经中牧人寻获失散羊群的喜悦来比喻,欢迎他们回到主的羊栈。
藉此机会回顾圣方济各800年前在意大利罗马涅的经历,也把当时的旅程比喻成每个人的存在条件。
报导说,弥撒的讲道,教宗运用当天福音的比喻,形容那些曾经兴盛如今却因世俗化影响,迷失自我的团体,以及那些认为自己是命运主宰,世界主人的人。
这种现象的比喻在美苏不达米亚、埃及和希腊都非常普遍的。
教宗最后提到《路加福音》中慈父的比喻,荡子被等待他已久的父亲所拥抱。这个父亲不计较儿子在言语上对他的不敬,只求让儿子明白他是多么地想念他(参阅:路十五11-32)。
荡子的比喻(更应称为慈父比喻),善心的撒玛黎雅人和亡羊的比喻,无不说明天主对罪人、弱小者和失落者的慈悲。耶稣也训诲说:怜悯人的人是有福的。(玛5:7);我喜欢仁爱(慈悲mercy)胜过祭献。
人无法预测自己生命什么时候结束,每个基督徒应时刻准备好,警醒自己日常生活中有否做到应尽的本分工作,像玛窦福音中所讲的十个童女的比喻那样:五个糊涂的童女带灯不带油,新郎来了,她们还在买油,结果被关在门外,
教宗用主日弥撒天国喜宴的比喻,描述应邀参加筵席的人被不同的利益吸引而拒绝受邀。于是,为儿子准备喜宴的国王另寻宾客填满座席。教宗说,人类应自由地回应天主慷慨的邀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