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早期的宗教活动天主的福音进入西柳林为时虽早,但前期发展非常缓慢,经过200多年艰辛而漫长的历程直到19世纪末,教友人数仅达200余名。那时,宗教活动无固定场所。
(农历除夕团圆弥撒集祷经)全能永生的天主,你是宇宙万物的根源;众生都仰赖你的眷顾。在新春佳节,我们把今年的一切,全献于你;求你帮助我们善用你的恩宠,除旧更新,并以祈祷和善工,来事奉你。
2001年8月15日圣母升天节,天津西开天主堂早7时举行一台弥撒庆祝圣母荣召升天。早6时许,我就到了圣堂,里面已座无虚席,走廊上也站满了人,我只好站到最后边。
自从有了圣母态像后似乎更加虔诚,常常带领全家一起祈祷,她也热切祈求圣母代祷,好使她能满全两个愿望:一是能有一个做饭时烧火的好风箱和一个贮水的好水缸(因为本家地处旱塬、井深水缺),以能尽快做好饭菜孝敬老人
教宗的讲话围绕着新圣人的四大特质展开,即:移民、穷人的朋友、慈幼会终身修士,以及圣召的代祷者。教宗在讲话中首先指出,在很多移民丢失信仰的背景下,泽德保持了自己的信仰。教宗接着强调泽德对穷人的关怀。
:香港大屿山出版的《本笃会规》翻译成“更课经”;圣公会某派别译为“熄灯礼崇拜”;也有译为“晨更祈祷”、“守夜礼拜”的,甚至有外行人翻译成辣眼睛的“黑暗日课”、“昏暗礼”……笔者建议将这个词汇译为“灭烛祷”
在台北圣神同祷会有一个祈祷小组,每星期三晚上八点,每人都在自己的家中用十分钟的时间同时一起为共同的意向祈祷。
来到了天主教堂投宿,并在第二天早上进教堂祈祷后离开。当她离开时,她说:你们天主教堂有爱,是上帝所祝福的。吃晚饭时,顾神父问我们是否知道老人家的年龄。
祈求全能仁慈的天主让他(她)们早升天堂享受永远的福乐,堂区及各学习班每年在炼灵月中组织教友举行扫墓活动。
为此,追思已亡瞻礼的目的,为使信友们为去世的父母兄弟姐妹、亲友恩人祈祷,纪念他们,求天主早赐他们获升天堂。它也同样是可以加强我们对永生与复活的信仰和期望的节日,提醒我们努力保持纯洁无罪,善度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