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一笔可观的数目,大约相当于三个月的工资——正如说我们之间的宽恕所值——,但这无法与前一个、那家主所判的数目相比较。耶稣的信息是清楚的:天主不计其数地宽恕,超出每一个衡量标准。
答:郊区或乡村的人来城市中谋生,他们不能适应城市生活的要求:一大早就要起床,在拥挤的道路上坐车走个2、3小时,每天工作8小时,赚很少的工资,因为他们没有受过教育。
工作量重(劳力大),而工资少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前几天在杂志上看到,有些工人家庭因为看病的缘故而流浪街头,甚至日常生活中应具备的基本条件——饮食穿衣——都成了难题。作为基督徒的我们又有何感想呢?
陈志明副主教表示,教会倡议的家庭工资回应了工人处境,教会团体亦应继续主动从信仰原则关怀生命和环境等课题,贡献公民社会。他强调,学习营探讨关怀社会的课题,回应了二OOO年召开的教区会议的成果。
几年前,诊所来了一位身有残疾的中年妇女,身患癌症,婆婆年老多病,儿子正上初中,仅靠爱人微薄的工资勉强维持,家庭面临孩子失学的困境。苏大夫减免了她的治疗费用,同时又资助她的儿子上学。
那一刻,我心里充满了深深的感激:曾经有过飘泊异乡的经历,也深深地体味到谋职异地的艰辛,陈先生家在北京,到这里来他人生地疏,店要开张,职员的工资要发,大大小小的证要办……开店的那天,他的手头拮据到几乎订不起一块象样的招牌
(玛二十:1~16)诚然,因为不再讲正义,所以就只看到“多少”的区别:工作的时间长,就应拿更多的工资,这似乎很是顺理成章。可是从正义的角度看,整天受苦与一个德纳是公平的交易。
说起这份工作,工资不多,倒也不很紧张。我对负责人说,我信天主教,如果我上班,早晨得去参与弥撒之后才能来,而且星期天我得休息,教会有活动的时候我得去参加。他们说可以。
许多青年人遭受雇主剥削,这令人无法接受;举例而言,雇主作出虚假的承诺,以青年人必须学习经验为藉口,拒绝发放工资。青年人要求我们聆听他们,而我们有义务给予聆听和接纳,而非加以剥削。
连续四年居世界通货膨胀最高国家首位,让委内瑞拉人的工资成为世界上最低的:每个月不到一美元!这种情况下,任何经济都无法维持下去。社会中充斥着沮丧的气氛,唯一的愿望就是出走其它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