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在内心,就是不再让基督天国的生命力终止养育我们;所谓的在内心,就是基督的生命力触动我们,改变我们,这一株不能破坏的树的根是从天国开始并进入每个人的心。
天主圣言是我生活中的一盏明灯,是养育我灵性生命的丰富食粮。常听从国外回来的人说,国外的教友家庭,在每日晚餐后,全家会聚在一起诵读圣经,那是一种多么虔诚、温馨、祥和的情景。
“今日用粮”的祈祷,展示出一种超越每日养育的范畴。它显示了贴心的宗徒团体从根本上对主的跟随,放弃了世界上的财物,依附于“以默西亚的耻辱比埃及的宝藏更为宝贵”(希11:26)的道路。
1909年斯马特先生辞世之年,当多德夫人参加完教会的母亲节感恩礼拜后,她特别想念父亲;多德夫人心中明白,她的父亲在养育儿女过程中所付出的爱和艰辛,并不亚于任何一个母亲。
欧尼刻实在名副其实,因为她用圣经劝诫、教导、养育她的儿子弟茂德。她的母亲是罗依(Lois,“适合”或“合意的”),她们母女二人令人钦佩之处,在于她们对弟茂德信仰上的影响,使他从小就明白圣经。
就是这样一群普通的妈妈,她们却以爱主的博大情怀,把自己含辛茹苦养育的儿女奉献给了天主、奉献给了教会。我几乎问到所有的妈妈一个相同的问题:“当你们的儿子、女儿提出当神父、修女时,你们愿意吗?”
马里亚诺也是多洛雷斯(Dolores)的好丈夫,他与妻子在一个危机社会中营造了健康的家庭环境,养育了五个女儿,其中有几人成为修女。
有些妇女由于疫情或不得不在养育儿女和职业之间二选一,所以失去工作;有些劳工得不到机会;穷人和移民不受欢迎,无法融入;年长者被遗弃或处境孤独;家庭成了高利贷、赌博和腐败的受害者;企业家受到黑社会欺凌;或者社区毁于大火
一个男人成为父亲,不仅由于他把孩子带到世界上,更是因为他要肩负起养育子女的责任。当一个人为另一个人的生活承担责任时,他就以某种方式向那个人行使父职。”
米安说,他含辛茹苦地养育九名子女成人,但他染上痲疯病后,他们便把他赶出家门。他表示,在银禧庆典上所获得的尊重,有助减轻他对子女们的愤怒和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