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的主日弥撒后,扎兰屯的教友在会长王海军、纪春发、孙玉香的倡导下,200多位教友纷纷献爱心,通当地红十字会向灾区捐款13900多元。
他指出上次英国教会在媒体上发表公开信,是要表达他们对《人类的生命》通谕的异议,这是一份关于教会在生育控制的训导。 他说,但这次的信不是为了提出异议,而是全力支持教会训导。
论述整体生态的《愿祢受赞颂》通谕也包含这讯息:大地的美妙与工作的尊严生来就彼此结合。二者并驾齐驱:人若耕种土地,大地就变得美丽。
一九二六年,先教宗本笃十一世在《教会事务RerumEcclesiar》通谕中指出,教会没有别的意图,旨在让全人类参与救赎的果实、让基督的国遍及世界。
若不从圣经,或教宗的通谕带出信仰价值,很容易令人迷失方向,坊间把安乐死说得似乎很合理,可是这是否尊重生命?为我们是很大的挑战。
(NAE#2)宗教对话一词是教宗保禄六世在他1964年的教宗通谕中所提到的。
但在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看来,这样的权利主体实际上被等同于有用者了(参阅《生命的福音》通谕,第19号)。可那些没有自主能力的,即没用的人,比如婴孩和残疾,难道就不是人了吗?
当今教宗本笃十六世发表的《天主是爱》的第一通谕指出:“性爱是男女之间的爱的赠予,它来自造物主同一个慈爱的泉源,可以发展为舍己为人的爱,而性爱也会发展为两个真正彼此相爱的人的分享,使人不再寻求个人自私自利的快乐享受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他的首份通谕《天主是爱》中特别帮助我们了解基督徒的爱;教宗方济各更呼吁我们用行动去爱,爱天主,爱人,爱每一个受造物。
英国的约翰逊说:在大城市里,贫穷以不同的面貌出现:它通常被豪华和奢侈所掩盖。由此可见,物质与精神的贫富总是相互交错,反复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