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认识天主也需要一个从旧约到新约的过程,即从皈依信仰遵守天主所立的一切诫命、法律、契约,到基督信仰的道德规范、效法践行基督的爱德;从对现实利益的关注,到对永恒生命的注目。
并在现世把他的爱活出来,让更多的人在我们的生命中看到他的精神,皈依他的信仰。在他的爱内同生同死,最终获享天主救恩中圆满的生命和幸福。信仰与希望:生活的偶然性,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多变和无常。
“虽然未皈依基督的学生未必明白何谓牧者,但公教学校能够给予他们牧者般的关怀”。雷干事认为,牧者分享成长的“实战经验”最能够回应青年需要。
这种转变才是真正的信仰皈依!要真正了解撒玛黎雅妇人信仰的这种转变,我们需要转过来看看以色列民族对先知的认识。先知一词的希伯来语是Navia,其原意是天主的人、先见者、受神感者或上主的使者。
教宗接着说:“今天,欧瑟亚的呼吁是要求我们皈依的再次邀请,‘你们应该播种正义,才可收割仁爱的果实;你们应该开垦荒地,因为现在是寻求上主的时候,直到祂来给你们降下正义’(参阅:欧十12)。”
泾渭两岸,一位牧人手持牧杖,废寝忘食的四处寻觅羊群,即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从未阻挡住匆忙的脚步,穿梭于高雅的大堂之间,顿足于破落的茅屋之旁,为一切人成为一切人,以慈悲和怜悯温暖绝望的心灵,用奉献和牺牲皈依堕落的生命
他称自己是“蒙召作宗徒”的人(罗1,1),是“因天主的旨意作基督耶稣的宗徒”的人(格后1,1),因为他不是经过一番思考反省而皈依基督的人,而是来自意想不到的天主的恩宠和行动的结果。
1369年,有一犹太人叫若那达,他有一朋友叫若望,皈依了天主教会。若那达要求若望把弥撒中祝圣的圣饼拿一些来,给他60金币。
然而,当他突然皈依后,竟翻然改过一变而成为一位火热而卓绝的福音传播员。保禄在初期教会中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他和十二位宗徒不同,他不曾在加里肋亚同耶稣朝夕相处一起生活过。但他对旧约的研究却具有极深湛。
教宗进一步强调:“是信仰本身建立了真正的哲学,这也就是说,真正的哲学乃是真正皈依生命中应该走的路。因此,真正的认知乃是信仰的发展,这样的发展是耶稣基督在与他契合的人心中促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