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和谐与共融的氛围中,圣乐交流会缓缓步入它的终章。全体神职人员和教友心连心,齐声颂唱《圣母经》。歌声神圣而宁谧,让人沐浴在无尽的恩典与光明之中。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技巧为体,深情为魂、为魄。
富有传教热火的牛焕岐神父每周带领圣经分享,借此使修士们对圣经有更深刻的体会。班会和院会上团体的生活检讨,让修士们有机会抒发在团体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及问题,也藉此找出解决之道。
他要将这种力量带回祖国,与儒家文化融合,提升整个民族的道德素养和精神力量,然后焕发出巨大的民族动力。他再三强调,我的转变并不是单纯的转变,而是使命。什么使命?用耶稣的精神复兴中华民族,拯救中国人民。
郭焕娜石家庄职大赴山西省做幼教服务因为家庭信仰的缘故,我从小就有服务他人的意识,随着自己的成长,这种意识就越强烈,而且越是贫穷的地方,我越愿意去。
当他以慈悲之心拉起被人们遗弃的罪妇,以怜悯唤醒死亡的独子,又以舍命的爱在十字架上交付自己时,他的人格魅力,就成了众圣人身上焕发出的斑斓光束。所以,一种完满人的生只有通过内心的充实和努力成圣来衡量。
[…]方济各[…]焕发着光彩[…]。人们蜂拥而至,以前所未有的喜悦欢庆[…]。每人回家都充满了无法言喻的喜悦"(《前期生活》,XXX,85-86:FF469-470)。
教宗吩咐额我略大学团体,“智慧的产生不能来自书桌前构想的抽象概念,而是看到和听到具体历史的苦难”,来自于“接触人民的生活和文化的象征,聆听隐藏的问题和从穷人受苦的躯体发出的呼焕”。
此礼仪由温州小德兰女修会会长邱新媚修女主持,朱维方主教及麻显士副主教、陈时雨副主教、教区13位神父、17位修女及来自各铎区、各堂区的教友代表约300多人参加。
家住台湾高市旗山区50岁男子陈水星,为照顾长年卧床中风母亲放弃外面工作,靠捡拾资源回收及打零工赚取微薄收入,即使生活贫困,12年来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我每次到陈神父房间,看到的都是神父正手持念珠默想着……我是多么不愿意打扰他老人家;每个平静的傍晚都可见到神父手握念珠在轻轻地散着步。每次进堂见到的都是刘神父正热心朝拜圣体,诵念玫瑰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