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最后表示:「祂的爱亲近我们的脆弱,直达我们深感羞耻的地方。现在我们知道自己并不孤单:在每个创伤、每个恐惧中,天主都与我们同在;任何罪过都没有最后的话语权。
他说,“坦率地承认自己的脆弱并不是心理疾病的信号。恰恰相反,这说明一个人终于把自己的生活指向了光明。不是神经病患者,而是圣人,说他们是罪人”。只有天主的恩宠能改变我们,并使我们直面罪的事实。
公告强调,这个基金会“对在圣伯多禄大殿柱廊的较脆弱的人负起责任,包括外乡人和外国人、有差异者、边缘人,以及文化和社会上处于边界的人,重新看待世界上的痛苦并依照《福音》和教宗的训导提供解决之道”。
教宗指出,「你们受邀落实权力下放,重视每个人,特别是基层人员的自主和行动力」,因为身体的每个部位都是不可或缺的,那些看似「脆弱无比、无足轻重」的部位也不例外。
「生活有时会使我们受到严峻考验,使我们触碰到自身脆弱,让我们感到赤裸裸、无能为力、孤立无援。在这段期间,你们多少次感到孤独、远离朋友?多少次感到害怕?不要觉得说出『我怕黑』是件丢脸的事。」
这些是祂的爱的标记,与我们的脆弱结合在一起”。教宗总结道,所以,“特别是在我们觉得疲劳或在危机时刻,复活的耶稣渴望回来与我们同在”。
而且年龄越大,离世而去的概率也就越高,加之那些偶发的天灾地祸疾病瘟疫车船碰撞等意外事故,脆弱的生命确实就像“畏惧天主诵”中所述的“形躯神魂,随时随地俱伏危机”,因此也就越应当格外珍惜,加倍善用这瞬息即逝的时日
前一分钟还高高兴兴,后一分钟却阴阳两隔,你为何如此的娇小脆弱泣唱出无数的悲歌!生命啊!黑暗孤独中可以度过160,196,216个小时,你又为何如此的争流百舸引无数英雄齐敬贺!
这么做必需有曝露脆弱的意愿。沟通顾问克里斯多福‧里德(ChristopherReed)谈到,灵修交谈只是神圣交谈的一种形式,他将其定义为「促使参与对话的人,成为更好的自己的人际交流」。
最后,帕索里尼神父说道,我们常常执着于必须完美,然而福音告诉我们,真正的“不完美”不是脆弱,而是缺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