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病人祈祷,祈求天主赐予康复的力量;为逝者的灵魂祈祷,愿其在天国获得安息。这种爱德之行,不仅强化了教友之间的情感纽带,更彰显了教会所倡导的互助、博爱的精神。
这份文告于2月1日发表,主题为“穿越沙漠,天主引领我们走向自由”。正如以色列人在梅瑟的引领下在沙漠中留恋埃及的时日那样,“今日的天主子民内心”也处在受压制的羁绊中。
没必要道歉,你把我丢在这里也是天主的一个恩典。挑夫说。探险家一脸不解地问:怎么说?因为如果我跟你一起走,那些猎头族可能就会拿我当祭品了。
教宗以末世论的观点谈论当前的移民处境,指出“历史的悲剧提醒我们,人类距离我们的目的地,新耶路撒冷圣城,天主与人同在的帐幕(默廿一3)仍是这么遥远”。
他的身上显示出了基督的形象,他的内心里被天主圣神所充满。读书的时候偶尔在堂区看见教宗的书籍,他的讲道直入人心,字里行间都是对教会的爱、对天主的忠诚。最后一次见到教宗,看到的是他的灵柩。
本笃会士联合所有的天主子民,在日常祈祷与圣体圣事中聆听主的福音,并庆祝福音所带来的真理。他们在会规的指示下,以宣道、教学和各种各样的服务践行使徒的使命。
罗雪刚主教在弥撒讲道中指出今日教会的福传使命,司铎应常常切记自己的圣召使命,怀有恒常的喜乐、真诚的爱德,以祈祷和感恩祭圣事与天主相遇,更好地服务天主的子民并与他们在一起,以善言善行去建设这一大家庭——天主的教会
在这旅途中,在石头面前,似乎一切都走向破灭:受造界之美与罪恶之悲剧相对;从奴役中获得自由与背叛盟约相对;先知的许诺与子民可悲的冷漠相对。
她生活在一个教外家庭,天主不仅神奇地召叫了她,还赏她种种奇恩,劝化了婆婆,感召了丈夫。如今家庭和亲戚中已有6人领洗,3人慕道,同时引领了更多的人对天主教、对耶稣有了认识、有了好感。
从今天起,他们正式肩负司铎圣职,为天主子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