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反对邪恶、暴力、杀戮,充当了维护社会正义的良心,传播社会正能量,有力地唤起了人们向善和全社会维护正义的意识。如此,文致和主教及其同伴的牺牲跨越了狭隘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赋予了超性意义。
这是一条相反本性之路、一条反对利己主义之路、一条重新理解物质享受之路。不过,只要目不斜视地凝视主,就能够在恩宠的助佑之下,通向真理、通向天主。
它的写作方式是围绕一个题目提出一系列问题,每一问题都有赞成和反对两种意见,作者先列举维护这些意见的理由,然后陈述自己的观点,最后逐一反驳其中一种意见的各种理由,并论证另一种意见的各种理由。
就像我们邻村,有一个男青年不顾神父和家长的反对,硬是和一个外教女孩结了婚。婚后,男青年每逢主日和瞻礼总是罢工进堂参与弥撒,或是学习圣经,妻子因此和他吵架,说他这样耽误工作。
正是因为如此, 的创伤成为我们获得救赎、宽恕及与天父和好的标记;然而,那也是对门徒,以及对我们信仰的一种考验∶每次上主提及 的受难和死亡时,门徒们都不了解,而且还排斥、加以反对。
农民协会把菩萨砸了,农民对此反对,敌人攻击共产党欺神灭道,并借机破坏农民运动。毛泽东同志说,菩萨是农民立起来的,到了一定时期农民会用他们自己的双手丢开这些菩萨,无须旁人过早地代庖丢菩萨。
在去年12月17日庆祝77岁生日的教宗方济各,透过坚决反对排斥的文化、浪费的文化及冷漠的全球化和对抗人口贩运、贫穷及世界饥饿,日复一日促使教会及世界人性化。
当时反对日心说的,既有教会的人也有科学家。日心说是同当时包括教会当局在内的大家所接受的科学观念冲突。 第二种即关于宗教与科学相互对立的观点,大家都很熟悉,我就不多说。
看到中世纪所写的神学大全,或者想到每天有多少拥护或反对信仰的书出版,我们会感到这一切都太复杂深奥,而不免会感到心灰意冷。到最后,我们可能会陷入见树不见林的地步”。
(箴16:3)以及一切为反对天主的智识所树立的高寨,并掳获一切人的心意,使之服从基督(格后10:5)不仅消极的思想可以被重新校正,而且圣经也教导我们要专注在积极的思想上,因为积极的思想会为我们带来健康有益的情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