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亚洲及欧洲报刊编辑曾经表示,希望知道中国教会青年对生命的看法,教会与社会的互动,以及宗教交谈等发展。
本笃十六世继续结合地区内具体问题和现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从移民潮、旅游业发展到传媒、文化与宗教的多元化等。
教宗与阿维拉教区、赤足加尔默罗会、在西班牙朝圣的天主子民同乐,也与那些在大德兰灵修精神中找到可靠之光,以便发现基督带给人真正更新生命的人分享这喜乐。
会议于上周五特别向亚洲教会发出「天主子民」的呼吁:「在孕育全球三分之二人口的亚洲,作为小众的教友,你们是圣神力量赋予的富饶种子,透过与不同文化、传统宗教,以及无数穷人的对话而成长。」
她十分钟情教堂文化,喜欢弥撒中的歌曲,为此几乎跑遍了整个意大利,每次都哭得稀里哗啦。回香港后,她欣然地受洗成为天主教徒。有了信仰的她,开启了新的生命。舞台上的她更从容淡定,认真地演唱着每一首歌曲。
系列活动的第一个重要庆典已于8月1日宽恕节在亚西细的天使圣母大殿举行,由当地家庭与生命牧灵委员会主办。这个庆祝修和圣事的活动,叫做「家庭:宽恕是天主的怜爱」。
她在创作《繁星》,《春水》的同时,从《圣经》中找到灵感,写了大量的宗教诗,发表在北京基督教青年会刊《生命》上,直到90年代才被收入《冰心诗全集》之中。
这些不计其数的暴行迫使无数家庭逃离自己的家园,在他乡寻求庇护,常常在颠沛流离中生活,处在国际人道法、人性尊严与各民族和睦共处的基本原则,以及生命权和宗教自由不断受到侵犯的境况中。
圣座呼吁「武器供应商遵循国际法规行事」;宗教领袖们要「严厉谴责假借天主之名的恐怖主义,毫不容忍以宗教为藉口伤害人性尊严和每个男女的基本权利,尤其是生命权和宗教自由权的行径」。
波兰在历经了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的统治后,终于在100年前的1918年11月11日重获独立,以自己文化和灵性上的富饶对基督信仰的欧洲历史作出了贡献。为了重获主权,波兰的许多儿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