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正是由于在网上的初次接触,很多人因而发现,直接相遇、团体的经验或朝圣的经验,都是信仰旅程中的重要元素。
这样,我有机会多次近距离地接触这位前辈。姚神父喜欢书,更喜欢翻译写作。当时他的办公室到处都是书和讲义。虽然自己在佘山修院的进修时间只有半年多,但有幸成了姚神父的学生。
感谢天主给了我这次机会,可以和大海进行零距离的接触,漫步在细腻而柔软的沙滩上,凉风习习,望着朦朦胧胧的海平线,感到自己是那么的渺小,就如同海边的一粒沙,心中的烦恼顿时烟消云散。
庞荣芬教友开理发店,每天接触的人员较多,于是她就在店里放置了自己平时的福传工具———教会圣书与“信德”,顾客在等待理发的同时,往往会拿起这些书、报阅读。
带着祈祷的心态初步接触朋友,分享信仰的经验,以见证打动对方的心,引出对方的问题和兴趣。
此后,随着双方接触的加深,两人又一起谈过许多问题,一起搞过娱乐活动,相互有了进一步了解。
我们常常听到,为什么有的人到了年老时再去接触信仰或是临终前才信主,让人感到有点连成一线的感觉,由此会让我们联想到那最后一批进入葡萄园的工人。
这是她第一次零距离接触这些孩子们,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李凤来说,一切都无从下手,不知所措,很有挫败感。但是,信仰让她在困难面前选择了坚持,在痛苦面前选择了超越。在这项服务中,倾注了她太多的牺牲和爱心。
之前听说过天主教但没接触过,原来每个人都这样的亲。回到家,两口子几乎一夜未眠,他们太高兴了,因为他们巧遇了天主的使者,广场舞上的音乐和歌声把他们引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为这位前辈祈祷的同时,忆起去年初秋曾在台湾东海岸与其相遇的时光:在两三天的短暂接触之中,我们曾一起祈祷、用餐、聊天。当地教会神长们的相互关爱照顾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