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慈悲中的义人,就像祢一样。一个持可否论的人会问:‘在天主看来,正义和慈悲哪个更重要?’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它们不是两回事,而是一体,同一个事实。怎会有哪个更加重要一说?
我们为跟随祢而舍弃了一切,我们能否得救呢?教宗指出:耶稣的回答十分明确,祂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舍弃一切跟随我的必将得到赏报’。
而法利赛人在祭台前的祈祷更把这种态度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他说:我感谢祢,因为我不像其他的人(路十八11)。教宗指出,他注视着自己被意识形态粉饰的灵魂而感谢上主。因此,真正的安慰需要他者性。
教宗最後引用马佐拉里神父的一篇关於天主慈悲的祷词祈求道:上主啊,任何人都不被排除在救恩之外,因为祢的爱容纳每个人,并且不因我们的反抗或拒绝而沮丧和退缩。
祈祷要求我们会念《天主经》,也就是怀着子女对父亲的信任面对天主,承认自己需要祂的教诲,对祂说:上主,求祢教我如何祈祷。这是第一个要点:做个谦卑的人,承认自己是子女,憩息於天主怀中,信赖祂。
也因此,中国人十分重视教宗方济各的训导,尤其是《愿祢受赞颂》通谕。隆巴尔迪神父不否认和睦共处的困难和问题,以及文化大革命的过度暴力,但中国近几十年发生了很多转变,尤其在教会方面。
让我们祈求上主赐下勇气的恩宠,因为在勇气中祂前来安慰我们;让我们向上主祈祷说:『主啊,求祢来安慰我们』。」
《圣咏》第42篇写道:「天主,我的灵魂渴慕祢,真好像牝鹿渴慕溪水。」托伦蒂诺神父引用这段经文来激励众人因渴慕天主而寻求解渴。倘若以爱心默观世界,就会发现「这由衷的渴望遍布整个受造界」。
我们要醒寤地说:天主圣神,求祢降临,降临到我的心灵里,降临到我的生活中。」此外,圣神也「改变事件」,「抵达意想不到的情况」。举例而言,圣保禄「前往地极,将福音带给素未谋面的人」,以及执事斐理伯的经历。
文告最后引用教宗方济各的《愿祢受赞颂》通谕,呼吁保护海洋环境。图尔克森枢机特别关注船舶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这会导致海洋酸化。除二氧化碳外,船舶还会释放许多其它污染物,这无疑会使问题更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