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宗教政策开放后,圣堂归还了教会。在本堂郭继汾神父领导下,全村教友热情澎湃,齐心协力,进行了全面复修,圣堂面貌焕然一新,重见昔日风彩。
对天主的这个行动,我们每个人都蒙召以开放、期待、寻找和服膺的态度加以响应。既然天主只因着爱的推动而绝对自由地把自己启示和奉献给人类,所以人也应该自由地响应天主。天主等待人以爱还爱的回应”。
开放后设立的留言薄有100多条,这说明了人们对教会加深了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更多的人认识和加入我们的教会。可喜的是:2005年共有110多位慕道者在洪家楼教堂领了洗,成为了教会的新成员。
宗教政策落实以来,教堂重新开放,宗教信仰得到了尊重,教会也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真可谓前途无限光明。在此情形下,周玉珍老人家身先士卒,为三堂街教堂的重建四处奔波。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奔波,教堂开放之事总算解决了。 教堂大门一开,新的困难又来了,因年久失修,教堂漏天,怎么办啊?
人如果能“爱你的近人如你自己”就不会做损害别人的事,处处为人设想,在需要时不惜为别人开放自己(若15:13)。
获得神传的前提是,学生必须拥有高度纯洁、超越、坚强和开放的生命。心传的核心是接受的接字,即师徒之间心心相印,生命相通,虽说达到此种境界,师徒之间还是存在彼此之分,是二不是一。
因此,网络应当被善用,向分享开放。教宗强调,传播以及它的发展乃是天主的赏赐,但它也代表了一项重大责任。教宗再次提到传播所具有的亲近能力。
为了与上主相遇,我们必须站起来,向前迈进,然後怀着开放的心等待上主发言。当上主对我们说『是我』时,我们的信德会有所增长。我们要走出去,将这信德带给别人,为他人傅油,履行使命。」
这哀号使我们的心朝向慈悲和爱开放,并把我们从自私自利中拯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