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的文化」令青年难以作出终身承诺,影响基督徒的婚姻和修道圣召。教宗以仁爱会修女每年的重发圣愿为例,说道:「圣味增爵看到仁爱会修女必须在前线从事如此繁重又危险的工作,因此需要每年重发圣愿。
在献身修道的两位兄长及修女姐姐影响下,幼时的苏神父就萌生了献主修道做神父的志愿,于是他在1932年旋即入永平教区卢龙小修院开始了他一生的修道生涯,那时幼雅的苏神父并不知道他今后所走的这条道路是一条布满荆棘和痛苦的崎岖之路
王道宇神父在礼仪中发言时简述了主教生平,回顾了自己与主教在一起牧灵福传的点点滴滴,并谈及了主教对自己铎职生活的影响,说到动情之处几次潸然落泪。
他说:「让我们使多民族、多文化及多宗教的马来西亚成为一个生活和工作的奇妙之地,并借此团结一起成就多元化。」
夜幕降临,辛苦忙碌一天的阿姨们在院子里支起几张桌子,将亲手烹制的菜肴、挑选的瓜果摆上,邀请新入学的修生们一同入座,在习习凉风中,一边纳凉,一边与孩子们沟通分享,让孩子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感受到修道路上的支持与力量
耶稣在他的公开生活中,借着治愈病人、驱魔、复明瞎子等等,就是为了增加他们的信德,使他们与天主之间建立一种关系,尤其是他的门徒们。
其中,为解决台湾本土神职人员老化和修道圣召断层的问题,主教们决议推动已婚终身执事制度,由台北总教区先行试办,并将邀请香港教区派员来台协助。
1969年起受聘在碧岳神哲学院担任教职,讲授新约导论、保禄书信、修道生活、大公文献、圣乐等科目,并着手翻译、编撰和出版圣经等各课程合适的教材,出版:《认识对观福音》等书。
您不是还要鼓励、帮助我走修道之路吗?您怎么可以失信呢?清晰记得,祭台前您熟悉的身影,和您对我们的谆谆教诲。
1924年4月22日生于太原北城区西涧河村一个热心教友家庭;从小立志修道,1935年回应天主的召叫入太原备修院学习;后顺利升入小修院,大修院,1948年转入汉口两湖总修院;1949年转入澳门若瑟修院;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