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与随想》这本封尘了半个多世纪的珍贵著作,终于被徐忠良先生发现,被王眉女士介绍给了中国人。它从遥远的比利时修道院,回到了祖国——它原本就是中国人民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所以,我们今天开会纪念抗战初期“正定教堂惨案”80周年,就是回忆和回顾这段历史。从历史上发生的这些事件来促使我们思考。
伯铎深情地回忆着往事。伯铎告诉我们:几年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有好天主的眷顾,家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外婆在神父的祝福和教友们的祈祷声中已经平安离世了。
但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说,儿时的大杂院中邻里之间的那份热情和真挚,随着高楼大厦的耸立换回的只能是一种回忆和梦想。当人们享受宽裕的居住空间和繁华的都市生活,却失去了温暖的邻里情谊。
当然,困难始终存在,因为每个宗教都有激进派,不愿向前迈进,老是活在苦涩的回忆中。然而,「我们看到散播希望、携手同行更为美好。」
在圣母山前后四十天的时间,我总是感觉自己离圣母更近,在多次参与弥撒之余,我便反复诵念玫瑰经,并默想其中各端的奥迹,回忆各位神父讲道的独特之处,认真听从神父们的不同劝告,勉励效法上智之座、义德之镜圣母的言行芳表
在结束这篇回忆我们之间缘分的小文之际,我想起曾经一起讨论过儒家倡导的人生三不朽价值——立德、立功、立言,他们非常喜欢。其学术言说全然立住了,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宋师傅回忆,在维修家电的过程中,一位老人说,”无论电器修的如何,你们能来我们这里,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安慰。“大娘的一句话让我‘破防’,这就是我们作志愿者最大的价值!”
当约伯会见三个老友的时候,引起了一段值得回忆的谈话。从第三章到三十一章,都是约伯和三位好友的争辩,是《约伯传》的主要部分。这近三十章的文字所讨论的中心问题,就是约伯为什么遭受灾难。
玛利亚方济各传教会的劳美嫦修女庆祝入会钻禧,她回忆六十年前耶稣邀请她成为修女时,既惊喜又忐忑的心情。如今,她因身体状况无法完全承担耶稣的使命,因此邀请青年加入圣召行列,延续她的工作,完成天主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