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三钟经上,教宗阐述了路加福音的一段话说:耶稣正与他的门徒前去耶路撒冷过逾越节,在路上祂教导他们并谈论到一个关于每人心灵上所带有的东西。
但遗憾的是,历来人们(尤其现代人)对炼灵知识认识不足,这与“在教堂里、在教理班或司铎们,已很少提及或教导我们关于炼灵和炼狱。”因此,我们对死后的知识甚至一无所知。
这些运动和新团体组织,就如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和当今教宗本笃十六世所教导的,给教会带来强有力的传教心火。他们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传教想象力和勇气。这些运动团体组织也提供教育环境,培养真正的基督的门徒。
也正为了这个理由,在山中圣训中,耶稣的教导称为慈善工作的改革。一、虔诚祈祷耶稣的门徒保禄劝勉得撒洛尼教会的信徒们:“不断祈祷。”(5:17)而耶稣的工作与休息,是以彰显天主为目的。
因此,和耶稣在一起生活不只在聆听他的训诲教导,更在认识他个人,也就是他的人性和天主性,他的奥迹,他的美。可是如果我们离他远远的,怎能认识他呢?”
然而,天主圣言教导我们要将罪与罪人区分开来:与罪不可妥协,但罪人则不同,我们都是罪人!我们如同病人那样需要得到治疗。为医治病人,医生应接近他们,给他们诊断,触摸他们。
而司铎们对至亲好友、同仁和教友却需要一视同仁,不能跟着感觉走,不能搞小圈子、小山头,不能厚此薄彼、疏贫亲富,而要遵循基督的教导,坚守天主的公义。圣经记载:主耶稣指着自己的门徒说:看!
在耶稣之前,没有一个老师能像他一样,透过比喻来教导人。玛窦和路加为我们记载了许多耶稣为门徒和群众所讲的比喻。这些比喻显示,耶稣是一个很会说故事的人,他诉说人生活的方式显然深深吸引了他的听众。
台湾的著名圣像画学者卢玫君,在辅仁大学礼仪研究中心网站上,特别撰写文章提出,关于圣像画就其画作本身有几个特点:1.圣像画的绘制是祈祷的过程与果实;2.圣像画并非画员的个体创作,而是遵循圣像画圣统所完成的;3.圣像画负有教导信友正统信仰之责
我们不反对交友,但要有所遵循,浏览圣经,不难发现其中有天主对我们关于交友之道的教导,这些教导应当成为基督徒的交友的原则。一、不要与做事和我们的信仰相违背的人深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