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三:6)在对天主的信赖与盼望中她走进了天主的怀抱。她的遗容是那样的安详。奶奶出身于穷苦家庭,自幼受苦,年轻时因爷爷去打日本人,一去便失去了音讯,几十年如一日,勤俭持家,教育子孙,热爱天主。
最后的时刻您手里拿着前教宗圣过的念珠,口里颂念着玫瑰经倒在圣母妈妈的怀抱里。娘!您用过的这串念珠现在时刻挂在我的脖子上,上主的恩典养育着我,您的热心激励着我。
生活在天主的怀抱里,我们无比幸福、无限感恩。一首《感恩》,唱出了大家对至尊至敬天主的无限感恩、对可亲可敬司铎的无比感恩,演唱中,李老师与三位神父握手致谢,感恩他们25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付出。
用基督的大爱感化引导他们回归天父的温暖怀抱,回到永恒的幸福家园。德盛养老院合影爱是信仰的核心,爱是行动的言语,爱是人间的天堂。谁住在爱内,谁就住在天主内,天主也住在他内。
爱在哪里,幸福就在哪里,就在那一天,边义增找到了天父,幸福地投入了他的怀抱,成为了教会大家庭中的一员。几天之后,边义增领受了病人傅油圣事之后,在孔保禄和教友们的陪伴下面带笑容安详地闭上了双眼。
在我人生低谷时,是您的大爱不舍不弃,赏赐我很多的恩典,是天主捡选,使我终于投入到主的怀抱中。
作为基督徒,我们则深信这位一生爱主爱人,几十年如一日忠于职守的长寿牧人一定被他所侍奉的基督所悦纳,已经永远地安息在天父的怀抱。
因著不义,他们对一种合乎尊严的生活所怀抱的希望遭到了拒绝,面对的却是冷漠的围墙。愿厄玛奴耳成为整个受伤人类的光,使我们那往往铁硬和自私的心变得柔软,因而成为祂的爱的工具。
她是以完全归属天主和见证主的十字架来度自己的痛苦日子,直到1848年4月4日回到天父怀抱。当时,她33岁。
‘亚巴郎的怀抱’,当年是犹太民族对默西亚时代的一种祈祷,也就是指天国的福乐。